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抱殘守缺”的出處及原始意思

“抱殘守缺”的出處及原始意思

抱殘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釋 義 :抱:堅持不放。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也指保存雖有殘缺但仍有價值的古物。

又叫“抱殘守舊”。

成語出處出自《漢書·劉歆傳》:“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成語典故

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的小兒子劉歆在漢哀帝時任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他向漢哀帝建議派專人研究《左傳》,同行十分不滿意,他指責他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後被同行聯合排擠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內郡太守。

例句

(1)不清除~的舊觀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改革任何舊制度;總不免要受到~的人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