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直接使用:
居安思危:從《左傳》襄公十壹年起,書上說:“居安思危。”意思是在舒適的環境中,妳要考慮可能的危險和困難。這是魏徵為唐太宗的主要論點。
載舟而覆舟:出自荀《王梓誌》,其中說“君亦舟,亦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人如水,統治者如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就是說,人們可以支持或推翻統治者。這是贏得人心的重要性的比喻。本文以古人的論述為基礎,從人心方面進行闡述。
擇善而從之:出自《論語》“三人行,必有壹師。擇善而從之,改惡而從之”。From,follow,就是做事或者學習的意思。它意味著選擇壹個好的學習,並按照好的去做。在文中表示選擇壹個好的意見采納(或采納),強調“可輔導”的重要性。
垂拱治天下:出自《武成史》:“信義,尊德,垂拱治天下。”垂拱:遞衣,形容毫不費力。治理:和平。古代用來贊美皇帝無為而治。本文從正面論述了“十思”的好處,描繪了壹個理想的政治。
二、靈活運用:
正本清源:最早出自《漢書·刑法誌》“只宜思,故正本清源”的理論,後來在《吳金地極》壹書中明確看到“思與世智,正本清源”清遠:從源頭清理。意思是從源頭清理。打個比喻,從源頭清理。其實這個成語前面還有壹個“拔源”字,出自《左公九年》:“某叔若裂冠而毀,必拔源而不謀主。雖然容弟不止壹個人?”意思是連根拔起,堵塞水源,比喻丟棄或破壞根。這是從反面表達的。這兩個成語在文中靈活運用,“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遠者,須深挖其泉,欲流長者,以伐根使樹茂盛。本文運用形象比喻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居安思危,戒奢節用”的重要性。
善始善終:最早發表於《詩雅》:“頹廢無始,清新才情有善終。”在《莊子》大師那裏,有“善妖善老,善始善終”的說法,而在《史記·贊陳丞相家》裏,也有“善終以榮,善德所以不善終也?”意思是做事情有好的開始,有好的結局。形容做事認真。文中形象地運用了“善始者繁,止於終者掩寡”這個成語,概括了歷代君主能創業而不能守業的普遍規律。
骨肉之親:出自《三國誌·舒威傳》,鮮卑:“還我,妳我是骨肉之親,不可為敵等。”指最近的親戚。這句成語用在文中,“全心五嶽為壹,得意之事為骨肉之道”,可見不同的待人接物態度有著強烈的反差,能否做到謙恭節儉是事業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