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以及關於成語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的成語以及關於成語的故事

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1:江東赴會

東吳的周瑜雖有計謀,但心胸狹窄妒賢嫉能,壹心想害劉備和諸葛亮。壹天,他瞞著正在東吳幫助決策的諸葛亮,請劉備過江,意欲殺害劉備。周瑜見到劉備後很高興,以為計謀就要得逞,並安排好刀斧手,準備在宴席上摔杯為號把劉備殺掉。

諸葛亮探得劉備過江,大吃壹驚,急忙前去救主,走到帳外往裏壹看,原來劉備後面有關羽保護,隨之放心而去,在江邊壹條小船上等候劉備的到來。

酒過數巡,周瑜起身給劉備敬酒,見劉備身後站壹員大將,威風凜凜,按劍而立,忙問是誰?劉備說:"這是我二弟關雲長。"周瑜說:"就是斬顏良,誅文醜的關雲長嗎?"劉備說:"是。"周瑜驚得出了壹身冷汗,馬上給關羽斟酒恭維道:"將軍斬顏、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天下聞名啊!"劉備要見諸葛亮,周瑜說待破曹後才能見到。

關羽給劉備使眼色,劉備會意,起身告辭。周瑜也不相留。行至江邊見諸葛亮在船上等候,很高興。諸葛亮說:"妳今天過江很危險,周瑜本意殺妳,要不是雲長在場,他就得逞了!"

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2:髀肉復生

壹天,劉表與劉備飲酒聊天,兩個人正談得高興,突然劉備臉色發暗,潸然流下淚來。劉表好生詫異,忙問何故。

劉備長嘆壹聲,說道:“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裏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劉備所說的“髀”,即大腿。他的意思是:我往常天天騎馬,大腿上的肉都消瘦掉了;如今我很長時間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重新長了出來。想想匆匆的光陰空空過去,轉眼我就要老啦,可那遠大事業毫無成就,所以感到很悲傷!

這個典故如此產生了:“髀肉復生”、“髀肉重生”、“拊髀興嗟”三個成語。用來對長期賦閑,終日飽食,無所事事,毫無成績可言形跡的興嘆。

想來,現實當中此等現象又豈不比比皆是呢,當然各個所處境地不同,所對情景不同,固然難消差異。但都要呼吸,要吃飯,要勞作,要交往,要盡孝父母,要生兒育女,要報效國家,凡是種種,何不保持向上心緒,何不奮力向上攀登呢!

關於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3:欲擒故縱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壹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壹時難以取勝。他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痹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並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信中說,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妳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王子春又在壹旁添油加醋,說得王浚心裏喜滋滋的,信以為真。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遊統的,

伺機謀叛王浚。遊統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遊統,將遊統首級送給王浚。這壹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裏,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戰。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壹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諸葛亮決定對孟獲采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

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妳,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只,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

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

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壹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

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