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發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n zàI hàn
☆成語釋義:三國時,關羽被困曹操大營,思念劉備。雖然他站在對立面,但他在想自己原來的壹面。比喻堅守節操,忠貞不渝。
☆成語例子:劉伯庸《秦川兒女》第壹部第二章:“曹穎若在漢室之心,絕不會設法收買我。”
☆成語用法:復合句;作謂語和從句;包含贊美
☆成語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五章。
《三國演義》中並沒有“身在曹操心在漢”這句話,而且這句話也不是指徐庶,而是指關羽。關羽和劉備分開後,他不得不投降曹操。曹操對關羽很好,第三天小宴,第五天大宴。然而關羽不為所動。最後掛個印信不辭而別,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絕交。在戲劇和曲藝中都能聽到。後來這句話常被用來形容心中思念異地親人的人,也用來形容在對立的壹方掛職,內心卻向往另壹方的人。
據《三國演義》記載,曹操在土山上圍攻關羽。在張遼的極力勸說下,關羽和曹操締結了著名的“塗山三約”:壹、降漢不降曹;第二,支持劉備的兩個老婆;第三,壹旦知道了劉備的消息,無論萬裏赴湯蹈火,也會去找哥哥。曹操最終同意了苛刻的條件。身在曹穎的關羽多次提醒曹操,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老主人劉備。後來斬了顏良,罰了文醜,感謝曹操沒有殺他。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桃園之心,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國時,關羽投降,叛變。相反,它留下了壹個著名的典故,即“身在曹穎心在漢”。把關羽忠義形象推向極致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的壹幕,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徐庶是《三國演義》中足智多謀的人物。他曾擔任劉備的軍事顧問。後來因為曹操偽造了徐母親的筆跡,給徐庶寫了壹封信,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回家見母親。臨行前,徐庶曾對劉備說:“就算曹操逼他,曹操也絕不會設計。”後來有壹句歇後語,“徐庶入曹操營——壹言不發”,說明他始終保持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