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
緣木求魚(拼音:yuán mù qiú yú)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緣木求魚”的原義是爬上樹去找魚;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對,必將勞而無功;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有壹天,孟子來王宮裏拜見齊宣王。寒暄數句後,孟子問齊宣王:“大王,您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麽呢?”
齊宣王只是笑了笑,沒說什麽。孟子恍然大悟地感嘆了壹下,接著說:“是因為甜美的食物不夠吃嗎?還是因為輕而暖的衣服不夠穿?或者是因為美艷的女人不夠看?
是因為美妙的音樂不夠聽,還是因為阿諛奉承的臣子不夠使喚?這些,我想您身邊的人都會盡力滿足您的,難道您就真的為了這些?”
齊宣王連忙辯解:“不是的,大夫誤會了。”
孟子說:“那麽,您最大的願望就很清楚了。您想擴大國家的疆土,讓秦國、楚國那樣的大國都向您稱臣,給您供奉,您自己做天下的盟主,並統領四方。”?
眼看自己的心思被孟子看穿了,齊宣王只好默認。可孟子卻看了齊宣王壹眼,用嘲笑的語調說:“如果您心懷這樣遠大的夢想,就以您如今的所作所為去衡量,若想實現那個理想,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壹樣。”
齊宣王壹聽,羞臊得臉頓時紅了。
成語運用:
1、成文用法
“緣木求魚”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2、運用示例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璧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