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xí dì ér zuò
解釋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鋪在地上坐。現多指坐在地面上。
出處《舊五代史 李茂貞傳》:“但禦軍整眾,都無紀律,當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席地而坐偏正式;作謂語;指隨便的場面。
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正音坐,不能讀作“zhuò”。
成語辨形坐,不能寫作“座”。
近義詞起步當車
例子(1)戰士們席地而坐,談笑風生。(2)在營火晚會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說又笑,欣賞著精彩的文藝節目。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李茂貞因戰功卓著,官運亨通。他恃功自傲,擁重兵幹涉朝政,昭宗皇帝即位後,就出兵討伐他而失敗。後來李茂貞幾次造反未成功,元氣大傷。他的軍士自由散漫慣了,經常是席地而坐,開懷暢飲,大呼小叫,只好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