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很多。商務印書館1958年出版的《漢語成語小詞典》收錄了3000多個成語。其實還有很多成語沒有收錄。成語的實際數量肯定比這本小詞典裏的多得多。這些成語是怎麽形成的?大致說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歷史事實
有些成語來自歷史事實。他們有的把壹個歷史事件概括成成語;有的把歷史上的名句截取或改成成語。以下是壹些來自歷史事實的成語:
(壹)據《史記·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國君惠文王得到壹塊玉,秦國國君趙浩棋上書趙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來交換這塊玉。趙國比秦國弱小,它明明知道秦國的話靠不住,卻不敢公開揭穿秦國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去秦國處理這件事。臨走時說:“如果秦國給趙國十五座城,就把這塊玉給秦國。如果得不到城池,就要把玉毫無瑕疵的還給趙。《史記》原文完好無損地還給了趙。)”藺相如到了秦國,把這塊玉獻給了秦王,但他看出秦王並沒有真的要把十五座城送給趙的意思,就機智地編了壹個理由,想把這塊玉從秦王那裏要回來,並秘密派隨從送回了趙。後來,人們用“物歸原主”來表示原物原封不動地歸還給了主人。這四個字成了成語。
(二)據《史記》和《範睢列傳》記載,戰國時期,秦國宰相範睢(任偉)問他的敵人魏國醫生徐佳:“妳知道妳有多少罪嗎?”蘇嘉說:“拔掉我壹根頭發,記錄我的罪過。頭發不夠。”(《史記》原文為“摑賈誌法不足以續賈之罪。”)後來我用“數不過來”這個比喻來形容罪惡的數量。“很難數”成了成語。
這兩個成語,來源於史實,分別是“把壹切還給趙”和“難以計數”,都是截取或改變史書中的漢語句子而成。這個成語在所有成語中所占比例並不大。“執筆從軍”、“退三舍”、“唇亡齒寒”、“鼓足幹勁”、“坐等行情”這些成語,都是出自史實。
(2)以前的故事
有些成語來源於前人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是真的,但是他們的故事在歷史上並不是很重要。這些成語有的很搞笑,有的有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被廣泛使用。現在舉幾個例子,說明它們的來源。
(壹)宋代有個畫家叫文同,擅長畫竹子。當時,文學家晁寫了壹首詩說:“當妳能畫竹子時,妳心中有壹個計劃。”後來,“有計劃”成了壹個廣為使用的成語,用來稱贊處理事情有信心的人。
(二)宋代鬧得沸沸揚揚的謝武義,問潘達近期有沒有寫詩?潘大林給他寫了壹封信說:秋以來的壹切都是好詩。昨天,當我悠閑地躺著時,我聽到了樹林裏的風雨聲。我興高采烈地起身,在墻上寫道:“城中風雨近重陽”,突然催我交房租的人來了,我大失所望。只有這句話發給妳。後來,“滿城風雨”這個詞成了壹個廣為使用的成語,意思是很多人都在談論壹些新鮮事物。
此外,“威武不屈”、“大到不能輸”、“扛柴火去救火”、“人多找不到”等成語,都是來源於前人的故事。
(3)寓言和傳說
古書中也有壹些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語的來源。這種成語往往有教訓或寓意的意思。現在舉幾個例子,解釋壹下。
(壹)《列子·田瑞》危言聳聽說:“周朝時,齊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無處安身,連睡覺吃飯的心思都沒有。”後來他用“杞人憂天”這個成語來形容不必要的擔心。
(二)邯鄲學步莊子秋水曰:“燕國守陵有壹少年,到趙國都城邯鄲學步(趙人善走)。”他沒有學會技術,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步法,只能用雙手爬回家。“後來我把‘邯鄲學步’作為成語,意思是模仿別人不在家的樣子,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技巧。
(三)《魯春秋》中的壹個故事。《自知》說晉國大夫範死了,老百姓得到壹口鐘,想把它帶走。只是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他用錘子把它敲碎了,結果鐘又響了。老百姓怕別人聽到吵鬧聲搶鐘,趕緊把耳朵堵住,以為自己聽不見,所以別人也聽不見。《淮南子說山訓》裏也有這個故事。“偷耳鈴”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只不過把“鈴”字改成了“鈴”。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欺騙者使用的方法非常笨拙,但是他認為他可以欺騙別人。成語裏也有壹句話叫“掩耳盜鈴”,出自三國故事,類似於“偷耳盜鈴”,只是群眾基礎差,用的人少。
來自寓言的成語往往蘊含著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如《等兔》、《雕舟求劍》、《畫蛇添足》。這種成語,在所有成語中,所占比例很小。
(4)古人的原句
有些成語全是用古老的句子構成的,比如:
(壹)“醉翁之意不在酒”。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川。”意思是:醉漢的心思不在喝酒上,而是在欣賞這裏的山山水水。後人把“醉翁之意不在酒”作為成語,意為“別有用心”、“其他目的”。
(二)探底蘇軾《赤壁賦》:“山高月小,探底。”“追根問底”本來是壹句純粹的風景句,後人把它作為成語,用來表示真實的情況。
(三)上壹層樓成語不僅完整地使用前人文章中的句子,而且“上壹層樓”就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詩《在鷺樓》。原詩是:“山遮白日,洋泄金河。但是妳只要上壹層樓梯,就可以開闊三百英裏的視野。”成語“上壹層樓”的意思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改進和擴大。
“壹個微笑就是壹千塊錢”、“怪事”、“寫壹章”、“壹鳴驚人”等成語,都是用了前人的句子。這種成語在所有成語中占很大比重。即使具有明顯的成語特征,但人們偶爾引用的前人的警句,也不能算成語,只能算引語。但如果後來人們經常使用,人們逐漸熟悉,就會把它當成壹個成語。
(5)截取或更改古句。
有些成語不是直接用古人的句子,而是截取或稍加改動古人的句子再用。之所以截取或改動,主要是為了使其符合成語的結構形式。(見上文“四字成語”)例如:
(壹)《孟子·告子》第壹部分有兩句話:“命也,吾所欲也;義也是我要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還得舍生取義。”從這兩句話中,後人把“舍身取義”這個詞拿出來作為成語,表示他為了維護正義,會犧牲自己生命的高貴品質。
(二)《孟子·告子》第壹部有幾句話,揭示了(pù)十寒:“世間雖有易生之物,若露壹日,則寒十日,無人能生。”雖然世界上有容易生長的東西,但沒有什麽東西是晾壹天涼十天就能長出來的。後人從這幾個字裏挑出“壹曝十寒”二字,作為成語,意思是壹個人沒有恒心,努力的時間少,浪費的時間多。
(三)《孟子·盡心上》第壹部分有壹句話:“楊紫為我取之,拔壹毫以利天下。”楊紫極其自私。即使從他身上拿走壹根毫毛可以造福世界,他也不會這麽做。後人把這句話中的“不要拔壹根頭發”改為“不要拔壹根頭發”,作為形容極其自私、吝嗇的人的成語。
(四)宋代蘇林有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陽光下花木易春。”後來“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個詞作為成語被砍掉了,意思是在條件方便的情況下,可以先於普通人得到好處。
“壹個名人”、“壹日之長”、“壹丘之貉”、“壹日三秋”、“壹言以蔽之”等成語都屬於這壹類。這種成語在所有成語中也占了很大比重。
(6)人們使用的精煉短語
說到成語的來源,人們總是首先想到上面提到的有來源的所謂成語。其實占很大比例的成語,都是現在找不到真正原始出處的。這些成語大多是人民創造的。有的還帶著濃濃的口語色彩和生活氣息。比如“大海撈針”、“詛咒桑樹”、“另起爐竈”、“三三二二”、“大刀闊斧”、“吞棗”等等。這種成語,由於其良好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壹直被人們廣泛使用,不僅用在書面語中,也用在口語中,甚至很早就用在口語中。如果有人在古籍中看到這種成語,認為壹本書的作者就是這個成語的創造者,恐怕未必靠譜。比如宋人語錄中發現的壹些成語,元人雜劇中發現的壹些成語,可能不是起源於宋元時期,但可能都是早期的。
(7)諺語和格言
有些成語是兩三千年前寫在書上的。雖然用文言文看起來很優雅,但實際上是群眾口頭使用的諺語或俗語。比如“遲到總比不到好”和“金掃帚”都屬於這壹類。為什麽知道這些成語是諺語或者俗語?因為用這些成語的古人在古籍中已經說過了。比如《戰國策·楚策》說:“我聽過壹句俗話: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羊圈裏養的羊跑了,趁別的羊還沒再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曹丕《典論雜文》說:“中國人說,家裏的掃帚是孩子的女兒”(意思是:俗話說,家裏的破掃帚和女兒壹樣值錢。享受是“當”還是“為”。《史記:田雷列傳》說:“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謂粗話、俚語或諺語、俗語,是指民間諺語或俗語。其實有些成語來源於諺語或俗語,在古籍中也有不壹定標註為“黎語”或“俗語”的成語。
另外還有壹些諺語、俗語,不像壹般成語那樣工整典雅,明顯是民間說的。而是因為它們容易理解。有很好的表達效果,所以被人們廣泛使用,成為了壹個成語。比如“牛頭不對馬嘴”、“坐山觀虎鬥”、“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烏鴉壹般黑”都屬於這壹類。
(8)外國成語
我們使用的壹些習語來自外國。例如,魏晉六朝隋唐時期,中國翻譯了許多流行於西域和印度的佛經。佛經中的很多句子和典故,早就是漢語成語了。比如“壹塵不染”、“自我表現”、“興高采烈”、“不可思議”、“不離不棄”、“回頭岸”都是。明清以來,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西方著作漢譯本中的壹些西方典故、格言警句、精句成為中國人使用的成語。比如“時間是黃金”,“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舊瓶裝新酒”,“火燒栗子”,“新陳代謝”,“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用原則交易”,“按勞付酬”等等,都是例子。
(9)成語的轉化
如前所述,成語是固定的短語或句子,壹般不能隨便改動。但有時為了表達或寫作的需要,可以改變壹兩個字,巧妙運用。這種經過修飾的成語往往有很強的表達效果,因為把成語改壹兩個字,特別能引起讀者的註意。這種方法自古就有。比如“物極必反”這個成語,就出自“冠之循環”。意思是當事情發展到極端的時候,必然要轉向反面。後世有人把它改成了“物極必反”,感覺更加積極有力。南北朝時,北周著名文學家萬信寫了《哀江南》,把這個成語改為“物極必反”,表達自己無可奈何的憤慨。再比如成語“事半功倍”,出自孟子公孫醜,意思是事半功倍。後來有人把這個成語中的“半”字和“倍”字的位置改為“事半功倍”,以表示工作辛苦,收效甚微。但在古代,很少有這樣使用成語的例子。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壹些以前的意識形態的錯誤和局限性明顯暴露出來。所以更多的人用成語來表達新的思想。比如把“欲速則不達”改成“欲速則不達”;變“壹石二鳥”為“壹石三鳥”、“壹石多鳥”;變“壹石二鳥”為“壹箭三鳥”、“壹箭多鳥”;變“知難而退”為“知難而進”等等。
時代變了。生活在新社會和生活在舊社會不同,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舊的條條框框已經不能約束我們了,壹些老習慣用語顯然不適合當今社會。比如有* * *生產作風,敢於藐視困難,敢於勝利的人,永遠不會“知難而退”。“知難而進”這個新成語的產生是很自然的。這也算是化消極為積極,同時收到了“古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語
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大部分都是兩三千年來陸續流傳或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演變,根據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意識形態的成語自然會層出不窮。全國解放以來,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中,產生了許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新成語,如:
推陳出新,多快多省。
分秒必爭,力爭上遊,百花齊放。
勤儉持家,修舊利廢下鄉
好好學習好好練習,只爭朝夕變廢為寶。
下壹盤棋比學習更能幫助整個國家。
等壹下。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少量具有批判性的新成語,如“膽小怕事”、“拖延付出少”等。這類新成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積極意義。因此,它產生後,立即如火如荼地傳播開來,受到了各級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上面列出的十項是成語的主要來源,也是成語的較大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