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語言,也是我們平常對新人的常用祝福用語,大家可能對“燕爾”不甚了解,現解析如下。
“新婚燕爾”,其實意同“新婚宴爾”,但它的原意與我們現在理解的意義不同,願意是指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非常恩愛。後來的意思,即恰好與原來反其意,用作賓客們慶賀他人新婚快樂、幸福美滿之辭,形容新婚時的快樂場景。
“新婚燕爾”出自《詩經.邶風.谷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本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充滿了滿滿的古典文化。在《詩經.邶風.谷風》裏“燕爾新婚”,依然是描寫棄婦的訴苦,控訴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反映婦女悲慘的遭遇。
“新婚燕爾”成語本意:古時壹位婦女被花心丈夫拋棄了,於是哭喪著臉在路上遊逛,有鄉人問她:“妳男人幹嘛去了?”這位棄婦悲痛哭訴道:“那個喜新厭舊的臭男人,正忙著和他的新歡尋歡作樂呢!”說罷便捶胸頓足地唱起棄婦怨歌。所以這個本意對照的是“勞燕分飛”的“燕”,是指夫妻兩人分開的意思。
但是後來“新婚燕爾”發生了意義改變,“燕”通“宴",“婚”通“昏”,“燕爾”相當於“宴爾”、“宴宴”,其意思都是指“快樂安逸”。
比如《詩經.氓》中有“言笑晏宴”壹句,都是指“快樂無比的樣子。所以“新婚燕爾”到後來意思與原意截然相反,“新婚燕爾”後來意思就是指“新婚快樂”,我們現在也是指這個意思的。
總之,對於古文化的學習,我們壹是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二是要了解通假字,三是要了解不同時代下成語意思的變化。學習傳統文化,妳我都在路上!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