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食指大動、膾炙人口、饞涎欲滴、垂涎欲滴。
1、垂涎三尺
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
釋義:指嘴邊掛著三尺長的口水,形容嘴饞到極點。亦形容羨慕到極點,極想據為己有。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2、饞涎欲滴
拼音:chán xián yù dī
釋義:形容非常貪饞想吃的樣子;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
3、食指大動
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
釋義: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也指形容眼前有壹些美食,正準備好好享用的情況。
出處:《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4、膾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釋義: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誦。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敘不遇》:“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5、垂涎欲滴
拼音:chuí xián yù dī?
釋義: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非常饞想吃的樣子,也比喻看到好的東西,十分羨慕,極想得到。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