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
乍暖還寒,漢語成語,拼音是zhà nuǎn huán hán,意思是形容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出自李清照《聲聲慢》。
成語釋義:
形容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
成語出處:
1、宋·李清照《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這裏的“乍暖還寒”是說秋天的天氣驟冷驟熱。
2、宋·朱淑真《中春書事》詩:“乍暖還寒二月天,釀紅醞綠鬥新鮮。”這裏的“乍暖還寒”是說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
3、宋·劉清夫《玉樓春》詞:“柳梢綠小眉如印。乍暖還寒猶未定。”
出處原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譯文:
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淒涼,悲悲慘慘好心傷。壹時覺暖壹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不認當年舊同鄉。
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采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壹個愁字又怎麽能說的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