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只鳥嚇壹條魚,拼音是Ni m: o j: ng y à i,意思是像鳥或者魚。
出自張明·居正《答譚二華《蜀中開復書》:“蜀鄰之人,兇悍易動。壹般來說,它們被打擾的時候是和平的,懶的時候是混亂的,焦慮的時候是嚇人的。”
成語的用法:作定語和狀語;以前很恐慌。
同義詞:壹只鳥嚇到了魚。崩潰:崩潰。像壹只受驚的鳥,像壹條潰逃的魚。形容軍隊被打亂,亂七八糟地四處散開。
鳥驚魚崩出處:《隋書楊玄感傳》:“民疲,而防不定,土心驚鳥。”
含有鳥的成語有:
1,猛禽必擊,低飛折翼: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動。
2、狹窄的鳥道:形容山路狹窄,曲折陡峭。類似的成語還有鳥道和羊腸,還有蠶叢的鳥道。
3.魚鳥散:比喻軍隊潰敗。類似的成語還有魚把鳥嚇跑,魚把鳥壓走。
4.蔚縣鳥:比喻被人控制,或漂泊流離,危在旦夕。縣,通過“吊”。
5、越南鳥生活在南方:從南方飛來的鳥,築巢時壹定是在南方的樹枝上。比喻難忘的故鄉。
6、雲鳥散:如雲聚,如鳥飛去。形容人多聚少散。
7.天真無邪的女孩:形容女孩嬌小可愛的樣子。
8.如耕鳥:相傳蒼梧之死,如耕為之;於葬將錄,鳥助其。形容民風古樸,帶有虞舜時代的遺風。
9、黑鳥事件:黑鳥,傳說小武可以反哺老武。比喻服務於孝道。
10、被弓嚇著的鳥:比喻受過驚嚇,害怕任何動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