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是壹個中國成語。發音為mà o dié zh和niá n,是對老年人的統稱。出自曹操《至酒》:“故人皆可死,恩寵廣延。”
“八旬老人”指的是80歲,也就是說人已經進入高齡階段。在這個階段,人的健康和精力逐漸衰退,需要更多的關心和關註。然而,年過八旬也是人生的重要時刻。人們可能會回顧過去,感受生命的深刻意義,並與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時光。這個詞體現了對老人的尊重和敬意,強調了不同年齡階段的重要性和特點。
古代不同時代的特殊稱謂
1,兒童:2 ~ 3歲兒童。指幼兒時期。
2、哭鬧:三四歲到七歲(女)八歲(男)的孩子。
3.總角度:八歲(女)九歲(男)到十四歲的青少年。
4.豆蔻:13到15歲(豆蔻是壹種在初夏開花的植物,不是盛夏,說明人還未成年,所以叫“豆蔻年華”)。
5.束發:古代男孩十五歲時,束發是發髻,因為用來指成年的孩子。《戴··富寶》:“讓我們上大學,學大藝,成全大節。”
6.和諧:65,438+05歲的女人,頭發上有個結,所以65,438+05歲的時候叫“和諧”或“和諧”。
7.弱冠:在古代,男子20歲加冕,表示已成年,因尚未壯年,故稱“弱冠”。
8.站著:男的三十歲(站著,意思是“站著,下定決心”)。
9、不糊塗:男方四十歲(不糊塗,“不糊塗,不糊塗”)。
10,知命:男方50歲(知命,意為“知天命”)。
11,花甲,二順:60歲。
12,古曦:七十歲。
13,中壽:80歲。
14,八九十歲:八九十歲。
15,壹期: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