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
解釋:解開口袋掏錢幫助別人。用來形容以財物慷慨資助別人。
囊螢照讀:náng yíng zhào dú?
解釋: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囊括四海: náng kuò sì hǎi?
解釋: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壹全國。
積雪囊螢:jī xuě náng yíng
解釋:形容刻苦攻讀。
飯囊衣架:fàn náng yī jià
解釋:囊:口袋。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無用之人。
楚囊之情:chǔ náng zhī qíng
解釋:指愛國之情。
中飽私囊:zhōng bǎo sī náng
解釋: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囊
náng ? nāng ? 部 首 壹 ?筆 畫 22 五 行 火 ?五 筆 GKHE
筆順 :橫、 豎、 橫折、 橫、 豎、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豎、 橫、 撇、 豎提、 撇、 捺、
基本釋義
[ náng ]
1.口袋:藥~。探~取物。~空如洗。~括。
2.〔~生〕藏語,中國西藏農奴主家的奴隸。亦稱“朗生”。
3.像口袋的東西:膽~。膠~。~腫。
[ nāng ]
1.〔~膪〕豬的乳部肥而松軟的肉。
2.〔~揣〕a.虛弱,懦弱;b.同“囊膪”。
詳細釋義
囊 [náng]
〈名〉
(形聲。大篆字形象兩頭紮起的口袋。本義:有底的口袋)
同本義
囊,橐也。——《說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貯物。”
於橐於囊。——《詩·大雅·公劉》。傳:“小曰橐,大曰囊。”
所載不過囊衣。——《漢書·王吉傳》。註:“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藥囊提軻。——《戰國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內狼於囊。——馬中錫《中山狼傳》
置書囊中。——唐· 李朝威《柳毅傳》
錐之處囊中。——《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盛以錦囊。——宋· 歐陽修《伶官傳·序》
又如:囊橐(口袋;代指財物);囊空羞澀(兜內無錢);囊橐充盈(腰包錢足);囊橐蕭瑟(口袋中無錢);囊錐露穎(比喻顯露才華);囊中術(指智謀);囊輜(行李);囊底(袋子裏面);囊空(袋中無錢);囊澀(身無分文);囊書(囊中書劄)
像口袋的東西 [anything bag-shaped]。
如:膽囊;腎囊;囊縮(陰囊收縮)
〈動〉
用口袋裝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
試再囊之。
又如:囊米(裝入口袋的米);囊琴(裝琴入袋);囊載(裝入囊中運走);囊撲(把人裝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覆蓋;蒙住
布囊其口。——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又如:囊吞(囊括蠶食);囊首(用袋蒙頭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統壹全國;包羅天下)
另見 nāng
囊 [nāng]
另見 náng
組詞
膠囊 皮囊 膽囊 囊括 囊篋 頰囊 嗉囊 氣囊 窩囊 砂囊 智囊 囊膪 行囊 子囊 更多
百科釋義
報錯
囊有兩種讀音:náng、nāng。漢字基本字義讀作náng時是指裝有物品的口袋。當讀音為nāng時是指豬的乳部肥而松軟的肉;或虛弱,懦弱之意用詞”囊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