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望而生畏”是什麽意思?

“望而生畏”是什麽意思?

望而生畏的意思是: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成語拼音:wàng ér shēng wèi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出處翻譯:君子衣冠整齊,目不斜視,使人見了就讓人生敬畏之心,這不也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成語用法:望而生畏連動式;作謂語;用於人。

成語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成語辨形:畏,不能寫作“威”。

成語例子:加上他那黑而峻厲的面孔,頗使我望而生畏。(孫犁《遠的懷念》)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望而卻步

成語拼音:wàng ér què bù

成語解釋:看到困難或危險就往後退縮。形容遇到強敵或困難時就退縮不前。

成語出處:秦牧《象和蟻的童話》:“凡這壹切,都很可能使某壹部分有條件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2、退避三舍

成語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成語解釋:後退九十裏。比喻為避免沖突;向對方作出回避或讓步。舍:古時行軍;壹舍為三十裏。

成語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我說姊姊不過,只得退避三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