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j ū nū
成語解釋:頑固的偏見,沒有靈活性;克制;不自然。
同義詞:守舊、固執、頑強、固執、善變、固執。
反義詞:靈活,善變,粗心。
成語出處:
1,司馬光的《實用主義》:奸暴不罰,結而不理,過小而不糾,離罰不遠。
2、朱的《答魯》:今須如此僵,怪與怪分別。
3、《朱子全亦舒》:要看熱鬧,要看豪放,就要裝聾作啞。
4.張倫《林全隨筆》:“後人不準保守秘密,死板地用在紙上,絕無錯誤。”
嚴謹的造句
1.做事不要太正式。
2.朋友之間沒必要拘謹。
3.我們從不拘泥於壹個主題。
4.他做事壹向大膽,不拘泥於細節。
5.盡量理解對話的主旨,不要拘泥於細節。
6.她思想守舊,對生活的某些方面過於刻板。
7.這也是他大方的性格,但他不拘泥於小節。
8.最有才華的領導者也會陷入拘泥於瑣事的困境。
9.不必拘泥於100%的駝色來為衣服增色。
10,他試圖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拘泥於意識形態。
11.過分關註或遵守習俗就有點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