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閉關自守
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解釋:關閉關口,不和外人來往。比喻因循保守,不願接觸外界事物。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上》:“無事則民勤於耕稼,以廣軍儲;有事則民習於弓矢,以蒞武事。此真霸王之資也。閉關自守,又何憂乎?”
2、閉關絕市
拼音:bì guān jué shì
解釋:封閉關口,不與外界通商。
出處:清·林則徐《擬頒發檄諭英國國王稿》:“外來之物,皆不過以供玩好,可有可無,即非中國要需,何難閉關絕市。”
3、閉門投轄
拼音:bì mén tóu xiá
解釋: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出處:《漢書·遊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4、閉口藏舌
拼音:bì kǒu cáng shé
解釋: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出處:五代·馮道《舌》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5、閉閣自責
拼音:bì gé zì zé
解釋: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出處:《漢書何並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閣自責,終不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