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經典語錄1 1,諸法相關,事不必強求;只要因緣充足,自然就來了。
2.壹個人除了物質,還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謂精神,是壹個人的思想和主張,是壹個人內心的領悟。
3.為了獲得幸福,我們必須從親自尋找幸福開始。壹切順利不等於幸福。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也許是最幸福的時刻。
4,世界上,有稀世珍寶,不是黃金,不是鉆石,而是好的理由!
5、坐如鐘,壹定要穩;如果妳站得松,妳必須直立;如果妳看起來像壹面鏡子,妳必須清楚;如果妳的行為像壹個律師,妳必須結合妳的工具;思路是流動的,壹定要清晰。
6.妳肯放過別人,妳的道德感就會逐日上升,妳不肯放過自己,妳就會學到日本的秘密。
7、凡事有利有弊,只要懂得權衡,看大局,死石爛木也可以入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懂得用人,取長補短,就能把破銅爛鐵煉成鋼。
8.布施可以種壹收十,持戒可以清凈三業,忍辱可以利人,勤奮可以壹事無成,禪定可以安頓身心,智慧可以看透眼睛。
9.讓步不壹定吃虧。只有通過禮讓,才能實現和諧共贏。要有耐心,看似是損失,其實是優勢。
10,所謂學,就是治病,東西沒治好,縱學也沒用;所謂佛法,在於治心,心未治,垂修無所成。
11.失敗的人,無非是壹意孤行,剛愎自用;大多數成功人士都能善待他人,聽從好的建議。
12,君子畢恭畢敬,四海之內皆兄弟!
13,自我觀察,自我尋找;自我更新和不斷凈化;自我修行,不求外求;自我分離,不分內外。
14,有耐心的人壹定能嚴於律己,甚至消災;善良的人會對別人寬容,進而增加自己的快樂和道德。
15,看透的人處處充滿活力;看不透的人到處都有麻煩。
16,有能力的人,不在乎情緒,只認真做事;無能的人做事不認真,只在乎情緒。
17,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在變,但真理永遠是新的。
18,不選擇涓涓細流,終將成為海洋。如果妳不在乎土壤,妳最終會變成壹座山。不恥下問,最終會變得博學。不修飾自己的錯誤,最終會成就善與美。
19,做大事要有勇氣,做小事要用心,做難事要有耐心,做好事不考慮。
20、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中的能量用之不竭;身體可以殘廢,心臟不能殘廢,心臟的健康是取之不盡的。
21,要從壹念中求,善良要從文書中找。
22.作家耕耘稿紙,農夫耕耘土地,老師耕耘黑板,禪僧耕耘心靈。
23.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快樂;世界上最昂貴的慈善是結緣;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耐心;世界上最強的意誌是願意。
24.工作的時候沒有貴賤之分,服務的時候沒有高低之分,修煉的時候沒有老少之分,修煉的時候沒有聖人凡人之分。
25、培養興趣,但不發展愛好;學會坦誠,不要古板。
26、人生難得,人生太難,沒必要改變世界,做好自己不容易。
27、培養自學能力,以免在平平安安中退步;只有修人之心,才能傳承經驗。
28.法雖假,棄之難成佛道;無為之法雖真,實行之則輝煌。
29、勤奮,自然比別人多花時間;願意動,空間自然比別人寬;苦難,成功自然比別人大。
30.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增加,人的知識可以通過謙虛來提高。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二■失敗者往往是只有五分鐘熱度的人;勝利者往往是那些堅持到最後五分鐘的人。
■用感情換取別人的信仰不能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重是長久的。
■讀所有知名的書,多讀懂事的書,少讀閑書,不讀邪書。
■死,就要死得有價值;死重如泰山,輕如鴻毛。活著,活得有意義;生命是不朽的,它將永遠存在。
■無言以對,對應是交談的最高藝術;無相,壹切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看人不如看書,識人不如識人,識人不如用人,用人不如做人。
■壹切法皆緣起,事不必強求;只要因緣充足,自然就來了。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間的人,是懂得無邊無際的聖人。
■勤奮,比別人有更多的時間;願意動,空間自然比別人寬;苦難,成功自然比別人大。
■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中的能量用之不竭;身體可以殘廢,心臟不能殘廢,心臟的健康是取之不盡的。
■無憂、勤奮、努力是治痢疾的第壹藥方;不要拒絕,放下堅持,是擺脫煩惱的第壹秘訣。
■心中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心中有願,就能成就事業;妳必須在內心保持理性才能環遊世界;心中有主,才能真實;心中要有德,才能容納壹切;妳心裏要有辦法才能擁有壹切。
■以實力服人,時間短,效果淺;美德是感人的,持久的,有效的。以德服人,不如以武服人;做事以德勝於以力。
■心智能力方面,要能包容不喜歡的人;做人,要有壹顆謙卑的心;在事業上,要有放棄我是誰的意願。
■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忙碌,像壹把利劍,可以打破葛藤的妄想;忙碌是點石成金的手指,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忙碌,是營養健康的滋補品,讓生命充滿活力。
■往好的方面看,往大的方面想,往小的方面考察,往深的方面解決。
■龍為了行動自如,不得不遊到海裏去應付兇猛的海浪;獅子為了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不得不跑到山裏去打敗猛獸;鳥兒要飛到虛空中接受挑戰,才能學會翺翔;人只有走進社會去考試,才能快速成長。
■突如其來的因緣,壹點壹點把握,是前壹刻,跨越千年;暫時也是這樣。壹千年的暗室,壹燈璀璨,千年之後,都在壹瞬間;壹千年都壹樣。
■舍生取義,雖死精神永存;茍且偷生,雖生,精神已失。
■粗暴的人和別人鬥,愚蠢的人和別人鬥,聰明的人和別人鬥,聰明的人和別人鬥。
■跟風不是跟風,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別人的凈土,而在我的心裏。
■優秀的演技來自於演員對角色‘內涵’的細致理解;豐富的人生,就要努力證明人生的意義。
■壹個有用的人,哪怕是壹件小事,都可以轟轟烈烈地去做;壹個無用的人,如果被委以重任,最終會消亡。
■只要耐心不變,時間的潮水會把小人物推到時代的最前沿;只要腳踏實地,歷史的大手就會把“小”的事業聚合成大的成就。
■做人要像壹面鏡子,時刻觀察自己;做人應該像個行李箱,隨時可以隨意提起和放下;做人要像壹本書,不斷記錄功過;做人要像蠟燭,永遠照亮別人;做人如鐘,珍惜生命每壹分鐘。
■壹個優秀的士兵即使被打敗也能被訓練成戰士;壹個明智的醫生,枯木爛石也可以加工成仙丹;壹個有名的工匠,也可以通過破銅爛鐵鍛煉成精鋼;聰明的女人可以把剩菜煮成美味的食物。
■成功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肩上的壓力有多大;輝煌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偉大的成就,付出了多少犧牲。
■飛鴿傳書千裏有人養;駿馬萬裏奔馳,有人愛;海豚在人們歡呼之前盡力表演;只有力爭上遊,才能讓人欣賞。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心;生命不是身體,而是心靈;人老了,不是年齡,而是心情;生命不是時間,而是永恒。
■真情不應該是占有,而是壹種奉獻。但是,普通人要做到並不容易。他們總是帶著嫉妒產生感情,甚至以貪得無厭的態度去爭取感情。這種感情是不純粹的,真正的感情應該是從奉獻中獲得的,因為用奉獻的態度獲得的感情才是最高尚的感情。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壹個人不應該把自己的感情套用在少數人身上,不應該局限在自己認為的“緣分”裏。而是要拓寬心胸,把壹切眾生都當成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學習觀音菩薩的“壹千個地方要做壹千個祈禱,壹船苦常渡”。誰有困難,就是要對誰仁慈。這就是菩薩精神。
■我經常覺得壹個人不壹定要滿足於擁有很多東西。看天上的日月星辰,數不勝數,可供我們自由享用;宇宙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爭奇鬥艷,我們可以隨意觀賞;東西南北路,任妳跑;學者,農民,商人,各行各業,與妳交往。摘自《洛陽晚報》
■為了獲得幸福,妳得從自己尋找幸福開始。壹切順利不等於幸福。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也許是最幸福的時刻。
■明智的人對壹切都積極思考,通過快樂地思考快樂的事情,自然就達到了幸福的生活;愚蠢的人總是把壹切都往壞處想,越想越苦,最終會過上多災多難的生活。世界上的壹切都在妳自己的壹念之間。我們的思想可以想到天堂或地獄。
■“幸福公式”——每天說些開心的話激勵自己不要難過。每天做壹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激勵自己融入群眾。每天講壹些有教育意義的事情,激勵自己增長智慧。每天審視聖人的善良,激勵自己增加心中的善與美。
■生活中,感動是暫時的,感恩是終身的;榮耀是暫時的,影響是終身的;委屈是暫時的,成就是終身的。
■愚者以為幸福在彼岸,智者懂得把身邊的事培養成幸福。
■善心、慈悲、通情達理、恭敬、道義、誠實、正直、豁達、方便,這十種藥,用包容的鍋炒,用寬心的爐燉,不焦、不浮躁、不火爆(脾氣不大),整盆磨(同心)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對未來不抱希望;生活中最糟糕的習慣就是對工作沒有規劃。
■凡事有利有弊。只要懂得權衡,看大局,死石爛木也可以入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懂得用人,取長補短,就能把破銅爛鐵煉成鋼。
■讀書學習:做人讀書,懂壹點,懂壹點,懂壹顆心。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3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對未來不抱希望;生活中最糟糕的習慣就是對工作沒有規劃。
2.壹個登山者在絕壁上,他迫切需要的是壹棵小藤蔓樹;壹個有誌之士在人生的險路上迫切需要的,是壹句善意的話語引導。
3.人生的大病不是無用,而是無知;事業的成功不在於學歷,而在於學術能力。
4.“學會吃虧”可以陶冶道德,“人我相調”可以慈悲為懷;“當然如此”可以舒服,“盡情享受吧”可以永遠快樂。
5.交壹無所有的朋友是舒服的,做壹無所有的人是爽的,用心以壹無所有為凈土,修行以壹無所有為涅槃。
6.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增加,知識可以通過謙虛來提高。
7.人的健康主要在於身心健康,而不在於勇敢和堅強;人的長壽主要是指智慧的延續,而不是長壽。
8.上課聽講要開心,指導講課要接納,做事要勇敢,與人相處要尊重。
9.凡事有利有弊。只要懂得權衡,看大局,死石頭爛木頭也可以入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懂得用人,取長補短,就能把破銅爛鐵煉成鋼。
10.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服務不分高低貴賤,學習不分老少,修道不分聖人凡人。
11.別吃太多,別說太多,別走太遠,別做太多。照顧好當下;走得太遠,失去未來。
12.不求回報是知足的人生,不投機是工作的性質,不算計是誠實的人生,無私是凈化的身心。
13.不患別人就不患自己,患自己就不患別人。
14.不想改過自新的人,是訓練不出來的;不想善良的人永遠得不到滿足。
15.只有不遺余力,才能成就海洋;不積累小善,無法達到完美。
16.不願講道理是固執,不會講道理是傻子,不敢講道理是奴隸,不願講道理是無知。
17.有了好的想法,每天都是好日子;鄰裏和睦,處處凈土。
18.水入汙泥,雖清亦濁;人入惡,即使是對的,也是惡的。
19.水的性質是自上而下的,因勢利導,認為是疏通的法則是恰當的;人的天性就是有所得,所以我們應該樂於拿取和給予,以為那是親和的壹面。
20.牙齒堅硬易毀,故聖賢溫和;刀刃鋒利,摧之迅速,故聖人高潔渾;龍以難見著稱,故賢者貴潛;大海難以用汪洋衡量,所以聖賢彌足珍貴。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4 1。失敗者往往是只有五分鐘熱度的人;勝利者往往是那些堅持到最後五分鐘的人。
2.用感情去換取別人的信仰是不能長久的;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重是長久的。
3.讀壹切有辦法的書,多讀明白的書,少讀閑書,不讀邪書。
4、死,要死得有價值;死重如泰山,輕如鴻毛。活著,活得有意義;生命是不朽的,它將永遠存在。
5、無言,心對應,是交談的最高藝術;無相,壹切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6.讀書不如讀書;知人不如讀書;知人不如用人;做人不如用人。
7.壹切規律都是相互關聯的,事情不必強求;只要因緣充足,自然就來了。
8.知道如何利用時間的人是知道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間的人,是懂得無邊無際的聖人。
9、勤奮,自然比別人多花時間;願意動,空間自然比別人寬;苦難,成功自然比別人大。
10,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中的能量用之不竭;身體可以殘廢,心臟不能殘廢,心臟的健康是取之不盡的。
11,無所顧慮,無所畏懼,努力工作,是突發疾病的第壹藥方;不要拒絕,放下堅持,是擺脫煩惱的第壹秘訣。
12,妳心裏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心中有願,就能成就事業;妳必須在內心保持理性才能環遊世界;心中有主,才能真實;心中要有德,才能容納壹切;妳心裏要有辦法才能擁有壹切。
13,以實力服人,時間短,效果淺;美德是感人的,持久的,有效的。以德服人,不如以武服人;做事以德勝於以力。
14,從心智容量上來說,我們應該能夠容納我們不喜歡的人;做人,要有壹顆謙卑的心;在事業上,要有放棄我是誰的意願。
15,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16,忙,像壹把利劍,可以打破葛藤的妄想;忙碌是點石成金的手指,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忙碌,是營養健康的滋補品,讓生命充滿活力。
17,往好處想,往大處想,往小處察,往深處解。
18,龍要遊到海裏去應付兇猛的浪頭,才能行動自如;獅子為了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不得不跑到山裏去打敗猛獸;鳥兒要飛到虛空中接受挑戰,才能學會翺翔;人只有走進社會去考試,才能快速成長。
19,突如其來的因緣,壹點壹點的把握,是前壹刻,跨越千年;暫時也是這樣。壹千年的暗室,壹燈璀璨,千年之後,都在壹瞬間;壹千年都壹樣。
20.舍生取義。妳雖死,精神永存;茍且偷生,雖生,精神已失。
21,糙人與人鬥,愚人與人鬥,智者與人鬥,聖人與人鬥。
22.跟風不是跟風,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別人的凈土,而在我的心裏。
23.優秀的演技來自於演員對角色內涵的細致理解;豐富的人生,就要努力證明人生的意義。
24、壹個有用的人,即使是小事,也能轟轟烈烈地去做;壹個無用的人,如果被委以重任,最終會消亡。
25.只要耐心不變,時間的潮水會把小人物推到時代的最前沿;只要腳踏實地,歷史的大手就會把“小”的事業聚合成大的成就。
26.做人如鏡,時時照自己;壹個人應該像壹個行李箱,可以隨時隨意提起和放下;做人要像壹本書,不斷記錄功過;做人要像蠟燭,永遠照亮別人;做人如鐘,珍惜生命每壹分鐘。
27.壹個優秀的士兵即使被打敗,也能被訓練成戰士;壹個明智的醫生,枯木爛石也可以加工成仙丹;壹個有名的工匠,也可以通過破銅爛鐵鍛煉成精鋼;聰明的女人可以把剩菜煮成美味的食物。
28.成功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肩上的壓力有多大;輝煌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偉大的成就,付出了多少犧牲。
29.飛鴿傳書千裏有人養;駿馬萬裏奔馳,有人愛;海豚在人們歡呼之前盡力表演;只有力爭上遊,才能讓人欣賞。
30.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心;生命不是身體,而是心靈;人老了,不是年齡,而是心情;生命不是時間,而是永恒。
31,真感情不應該是占有,而是壹種付出。但是,普通人要做到並不容易。他們總是帶著嫉妒產生感情,甚至以貪得無厭的態度去爭取感情。這種感情是不純粹的,真正的感情應該是從奉獻中獲得的,因為用奉獻的態度獲得的感情才是最高尚的感情。
32.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壹個人不應該把自己的感情套用在少數人身上,不應該局限在自己認為的“緣分”裏。而是要拓寬心胸,把壹切眾生都當成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學習觀音菩薩的“壹千個地方要做壹千個祈禱,壹船苦常渡”。誰有困難,就是要對誰仁慈。這就是菩薩精神。
33.我常常覺得,壹個人不壹定要滿足於擁有很多東西。看天上的日月星辰,數不勝數,可供我們自由享用;宇宙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爭奇鬥艷,我們可以隨意觀賞;東西南北路,任妳跑;學者,農民,商人,各行各業,與妳交往。
34.為了獲得幸福,我們必須從親自尋找幸福開始。壹切順利不等於幸福。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也許是最幸福的時刻。
35.智者積極思考壹切,通過快樂地思考令人快樂的事情,自然會實現幸福的生活;愚蠢的人總是把壹切都往壞處想,越想越苦,最終會過上多災多難的生活。世界上的壹切都在妳自己的壹念之間。我們的思想可以想到天堂或地獄。
36、“幸福公式”——每天說些開心的話激勵自己不要難過。每天做壹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激勵自己融入群眾。每天講壹些有教育意義的事情,激勵自己增長智慧。每天審視聖人的善良,激勵自己增加心中的善與美。
37.人生中,感動是暫時的,感恩是終身的;榮耀是暫時的,影響是終身的;委屈是暫時的,成就是終身的。
38.愚者以為幸福在彼岸,智者懂得把身邊的事培養成幸福。
39.讀書學習:做人讀書,懂壹點,懂壹點,懂壹顆心。
40.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對未來不抱希望;生活中最糟糕的習慣就是對工作沒有規劃。
41,凡事有利有弊。只要懂得權衡,看大局,死石頭爛木頭也可以入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懂得用人,取長補短,就能把破銅爛鐵煉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