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ng fēng bài sú
解釋: 傷、敗:敗壞。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出處: 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成語: 傷時感事
拼音: shāng shí gǎn shì
解釋: 指為時事而感傷。
出處:
舉例造句: 年底下看見小民生計艱難,流言四起,民心浮動,傷時感事。 高陽《慈禧全傳》四十壹
傷財勞眾
傷春悲秋
傷風敗化
傷風敗俗
傷弓之鳥
傷化敗俗
傷化虐民
傷教敗俗
傷筋動骨
傷廉愆義
傷時感事
傷天害理
傷心慘目
傷心蒿目
傷心疾首
傷言紮語
傷夷折衄
成語: 傷天害理
拼音: shāng tiān hài lǐ
解釋: 傷、害:損害;天:天道;理:倫理。形容做事兇惡殘忍,喪盡天良。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呂無病》:“堂上公以我為天下之齷齪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