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匹老馬認路的成語故事是什麽?

壹匹老馬認路的成語故事是什麽?

壹馬當伴行識路,還有壹個成語叫老馬識路,就是馬識路,人隨馬走。

擴展(的意思)

桓公和管仲回來的時候迷了路,於是放了馬,帶路,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

後來“老馬識路,老馬識路,老馬識路,老馬識路,老馬識路,老馬識畫”的比喻,經驗豐富,可以為先導;用“知道(畫馬)知道”比喻有經驗,明辨是非的人。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可以指導別人。

舉例說明

老馬知道添加病骨的方法,但可憐的猿猴為了深枝而投樹。——黃青·任靜的《兩當選集》

老年人識路,有經驗,我們要尊重他們,虛心向他們請教。

念祖與余同路,為說壹句話而刊出卷軸。——錢清·錢乙《高桐懷玉堂詩集序》

相關詞語

這匹老馬認識路。毛冠詩《寄使者於曹操》雲:“請不要與少公疑。這匹老馬早就認路了。

老馬知道杜甫《觀西兵赴關中待命二首》中的壹句:“老馬夜知蒼鷹饑。”

馬勞知錢《費縣路三首》之三:“老孔知爨下車,辛苦壹薪。”

識路老馬《東窗送興》第三首:“老馬識路,鈍錐不如包。”《自述》詩中說:“老馬雖識路,如蛙不成官。”

黃景仁《四雜情》(二):“馬真倦識路,蟬猶可聞。”

識途老人趙翼是甌北詩第二韻的答案之壹:“老人早知得失,窮得借余明。”

知其道,林則徐《寄雲東》詩雲:“道尚識,人皆羨飛自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