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若日月 宛如太陽和月亮壹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陽煦山立 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山嶽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出處: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顏貌類》:“王君陽煦山立,宗廟器也。”
殷天蔽日 染紅了天,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出處:《藝文類聚》卷五十:“段穎起於徒中,為並州刺史,有功,後徵還京師,穎乘輕車,介士鼓吹,曲蓋朱旗騎馬,殷天蔽日,連騎相繼數十裏。”
隱天蔽日 把天遮住,把太陽也擋住了。形容覆蓋的面積廣大。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牖中窺日 牖:窗戶。隔著窗子看太陽。比喻見識不廣。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罱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雨淋日曬 雨水淋澆,太陽曝曬。亦形容露天勞作或旅途的辛苦。
出處:楊朔《三千裏江山》第壹段:“[姚長庚]多少年來,雨淋日曬,臉比石頭還粗。”
雨淋日炙 炙:烤。雨裏淋,太陽曬。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唐·韓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玉走金飛 指日月如飛。比喻時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烏,指太陽。
出處: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詩:“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詞:“屈指勞生百歲期。榮瘁相隨。利牽名惹逡巡過,奈兩輪、玉走金飛。紅顏成白發,極品何為。”
鷸蚌相持 《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都不相讓。漁翁來後把兩個都捉住。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出處: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權待他鷸蚌相持俱斃日,也等咱漁人含笑再中興。”
雲開見日 拔開雲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出處:《後漢書·袁紹傳》:“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
昭如日星 昭:明顯。像太陽和星星那樣明顯。形容豐功偉業,人所***見。亦作“昭如日月”。
遮空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二十九回:“軍行騰起地中塵,遮空蔽日;馬走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