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淺談如何開展兒童成語教學

淺談如何開展兒童成語教學

成語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壹部分,是中國圖書館的瑰寶。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朗朗上口;成語故事生動凝練,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寓意深刻,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道理。引導孩子接觸成語,熟悉成語,不僅可以體驗成語故事的樂趣,還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孩子的詞匯量,進而促進語言思維的發展。大綱還強調,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也嘗試過在大班開展壹些與成語相關的活動,從中得到壹些經驗:

壹,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不管是哪個孩子,他都喜歡聽故事。很多成語來源於壹些寓言、神話傳說、歷史傳說,不僅情節生動,而且寓意深刻。首先,我們在課堂上營造了壹個“每周壹閱讀”的環境:安排成語讀卡片;成語故事圖片;相關成語故事書,讓孩子生活在成語故事的環境中。其次,在成語的內容方面,我們考慮從兩個方面進行選擇:壹是所選成語的故事相對簡單,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但又不失生動的情節,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如盲人摸象、對牛彈琴等。其次,我們選擇的成語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比如我們開頭選擇的成語,都是和孩子喜歡的動物有關的,比如:史密斯,羊死了之後再補,井底之蛙,葉公龍浩等等。另外,也是我們的選擇關系到孩子的壹生,比如:拔苗助長,掩耳盜鈴。孩子聽完後會很快理解,復述故事。這也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尤其是成語故事,比較簡單,可以增強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的“講成語”時間裏,孩子們的興趣高漲,大家爭先恐後地講成語、講故事,可見孩子們學習成語的興趣有多高。

大致來說,經過壹個學期有目的的引導,孩子從懵懂到現在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成語,豐富了自己的成語詞匯。掌握了近30個成語,如:壹心壹意、三心二意、壹鳴驚人、意氣風發、爭先恐後、以人為本、尊老愛幼、相親相愛等等。

第二,觀察和討論有助於理解

大班兒童思維仍以具體形象為主,但抽象概括能力較小,中班兒童有明顯提高。這時候孩子的學習習慣逐漸養成,對知識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所以我們選擇與數字和學習有關的成語,如:壹舉兩得,熟能生巧,懸梁刺股,磨成針等。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壹種積極的情緒,人的情緒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產生的。只出現在文字中的成語當然很難吸引孩子的註意力。為了讓孩子更自發地認識這些成語,我們把它們放在“每周壹閱讀”裏,配以相應的拼音和圖片,吸引孩子的註意力。大班的孩子借助現有的拼音和識字基礎,嘗試拼讀。當他們拼寫壹個成語時,他們會有理解它的欲望。

然後借助圖片,引導孩子有目的地觀察和討論,從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比如,當他們知道“史密斯”這個成語,看到大森林裏威風凜凜的老虎迷迷糊糊地跟在狐貍後面,狐貍在老虎的偽裝下很有尊嚴地走在前面,孩子們突然明白了故事的真相,明白了成語的深刻含義,然後讓他們模仿動畫裏的狐貍和老虎,動作和談吐更有深度。

討論也是孩子理解成語的好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個人的理解總是有限的,討論只是孩子加深理解的好方法。比如成語“百招中的百招”,從詞義上就很容易理解。在老師有意識的指導和啟發下,孩子們在交流和討論中體會到了更深的意義,知道只有在勤奮學習和努力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百招中的百招”。同時,孩子們也從所學的成語中發現了類似的成語,如:熟能生巧,鐵杵磨成針等。,並進壹步理解了它們的含義。

第三,借助繪畫,發展思維

我們選擇的成語大多是關於動物的,故事性很強,故事內容用壹張圖來體現。除了用觀察和討論的方法去理解,我們還引導孩子進行繪畫創作,並借助圖片進行表達。既開發了孩子的想象力,又充分體現了孩子對成語故事的理解。比如,當孩子知道“等兔子”這個成語時,他們會和幾個人合作,把相關的故事分解成幾個連續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1。壹個農民正在向陽的地方種田。2.附近的樹林裏有人在打獵,小動物在四處奔跑。3.壹只兔子跑到路邊,撞到壹個大樹樁上,吐血倒地死去。農民們興高采烈地把兔子扛回家烤兔肉吃。5.農夫坐在大樹樁旁等兔子,土地荒蕪了。

孩子們不僅賦予故事生動有趣的插圖和漂亮的封面,還把它裝訂成冊,成為壹本值得壹看的漫畫書。同樣的作品還有《畫蛇添足》、《羊死了之後補》、《史密斯》、《盲人摸象》等。自由活動時,孩子們會壹起看自制的成語漫畫,講有趣的成語故事。有時會提議在書中增加壹些圖片來豐富內容。在自由的氛圍中,孩子的思維得到了進壹步的激發。

同時,在遊戲區,我們還提供了壹些可操作的道具,讓孩子們操作這些道具來講述和表演故事。他們的形象語言準確生動地再現了成語的故事,從而激發了他們的真情實感,沈浸在成語的意境中,樂趣無窮。

第四,用成語分享快樂

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時間“講成語”,讓孩子比較誰講的成語故事最多,誰是成語故事之王。我們不僅要選出講故事的成語之王,還要選出閱讀成語之王。我把成語做成卡片,看誰讀的成語多。誰能看懂成語,誰就是王者。看到壹些同齡人受到了表揚,其他孩子更感興趣了。

教師繼續教孩子成語後,需要及時鞏固和運用,才能使所學的成語在生活中發揮作用,這也叫活用成語。我們經常通過其他活動讓孩子使用成語。比如在“莎莎慌慌張張”的語言活動中,孩子們對莎莎起床後的表現給出了壹系列成語評價:亂七八糟、稀裏糊塗、慢吞吞、心慌慌。

在教學上,我不放過每壹個教孩子的機會。生活中的壹個小動作也會觸發壹個成語。比如我做壹個耳語動作,孩子可以用“耳語”來形容。記得有壹次壹個孩子過生日,我讓每個孩子說壹句成語作為對壽星的祝福。孩子們爭著說了壹大堆,比如:壹切順利,健康成長,壹年到頭平安,壹年比壹年多,壹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