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城市。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邯鄲就有了建制,當時已經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戰國時期作為趙國的首都,經歷了158年。秦統壹後,分別建立邯鄲郡和邯鄲郡。當時的邯鄲繁榮昌盛,與長安、洛陽、開封、成都並稱為五大都城。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政治中心。晉冀魯豫解放區部隊在邯鄲地區對入侵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展開殲滅戰,守住了華北解放區的大門,掩護了人民軍隊在東北的戰略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行政區劃歷經各種變化,現為省轄市。
邯鄲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西有太行山,東有滏陽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間丘陵起伏,盆地交錯。市區內有牤牛河、沁河、賀鑄河、元源河(均為滏陽河支流)流經,豐富的水資源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使邯鄲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有:磁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壹,距今7500多年;始建於北齊,至今保存有北齊至元明各代造像4300余尊。趙國宮城趙王城遺址;叢臺,據說是趙王觀看軍事演習的地方,有亭臺樓閣,風格古樸,現已辟為公園;還有重要的革命紀念地——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著100多名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此外,還有照美池、回車巷、京娘湖等景點。“夢之城”、“招遠”、“古趙驛街”仿古建築群項目將向遊客展示古代建築的風采。在漫長的文化發展過程中,邯鄲成為“成語之鄉”,“邯鄲學步”,“白日做夢”,“胡服騎射”,“毛遂自薦”等許多歷史典故都發生在這裏。《史記》中也有藺相如與廉頗“海賊王歸趙”、“澠池相見”、“相安無事”的故事。先秦時期誕生於此的著名學者、思想家荀況提出“天人相分,人定勝天”。他對古代唯物主義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