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春秋戰國的成語故事。越多越好。

春秋戰國的成語故事。越多越好。

三國時期,袁紹決定出兵攻打曹操,謀士田豐認為時機不成熟,勸他不要出兵。但是袁紹任性,不聽好話。壹怒之下,他把田豐關進監獄。

當袁紹失敗的消息傳到後方時,獄卒高興地告訴田豐說:“妳的主人因為不聽妳的建議而輸掉了戰鬥,這證明妳的意見是正確的。現在妳可以出獄了。”

田豐聞訊後說:“我的時候到了。”

獄卒不解,田豐向他解釋道:“如果妳的主人打勝仗,他也許會趁機原諒我;如果他輸了,他會沒臉見我。羞愧之下,他肯定會拿我出氣。"

果然不出田豐所料,袁紹壹回到自己的老巢鄴城,就被別人挑釁,氣急敗壞的下令將田豐殺掉。

曹操獲勝後,把金錦送給了軍士。軍士在書中發現壹堆書信,都是曹操手下的人與袁紹秘密通信的。曹操身邊的人建議:“可以壹個壹個查名字,收集起來殺了。”曹操曰:“邵強,孤不能自護。其他人呢?”所以我下令燒了它,我也不再問了。

除了《曹操焚書》,中國歷史上還有壹個關於寬容的故事:《楚王斷纓》:

壹天,楚莊王非常興奮,他想舉行壹個盛大的宴會。我從中午壹直喝到日落。楚莊王點了壹支蠟燭繼續喝酒。部長們喝得越多,就越感興趣。突然,壹陣強風吹滅了房子裏所有的蠟燭。此時,燈光熄滅,壹個半醉的軍事指揮官摟著楚莊王的妾。妃子慌忙反抗,扯斷了武將的帽纓,然後大叫:“陛下,有人關燈侮辱我。我弄斷了那個人的帽子流蘇。快把蠟燭點上,看看是誰弄壞了帽子流蘇,就知道是誰了。”

正當大家忙著準備點燈的時候,楚莊王大聲喊道:“今天的集會不把帽纓弄斷是不會愉快的。現在大家都把帽子流蘇弄斷了。誰不打破就是對我不忠,然後我們都喝壹杯。”

大家把帽子流蘇弄斷後,蠟燭又點上了,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高高興興地分手了。從那以後,這位不敬的軍事指揮官非常感激楚莊王,以至於他下定決心,他的頭是楚莊王的,他為楚莊王而活,他忠於楚莊王。後來,在壹次生命危機中,是這位無禮的軍事指揮官救了楚莊王壹命。楚莊王暫時的忍耐和寬恕讓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