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驥伏櫪[lǎo jì fú lì ]:驥:良馬,千裏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誌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誌。
出處:漢·曹操《龜雖壽》“。,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2.降龍伏虎[jiàng lóng fú hǔ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出處:元·馬致遠《黃粱夢》:“出家人長生不老;煉藥修真;降龍伏虎;到大來悠哉也呵。
3.危機四伏[wēi jī sì fú ]: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出處: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4.此起彼伏[cǐ qǐ bǐ fú ]:這裏起來,那裏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出處: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因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轉輪。”
5.潛深伏隩[qián shēn fú yù ]:潛:隱匿;隩:河岸彎曲的地方。形容潛藏深處,不出頭露面
出處:唐·韓愈《答侯繼書》:“行自念方當遠去,潛深伏隩,與時世不相聞。”
2. 哪些帶起和伏的四字詞語同時帶起伏的:
此起彼伏 此伏彼起 連綿起伏 綿延起伏 思潮起伏 心潮起伏 山巒起伏 起伏不斷 鼾聲起伏 浪濤起伏
僅帶起的:
起承轉合 起鳳騰蛟 起居無時 起例發凡 起死回生 起早摸黑 起早睡晚 起早貪黑
異軍突起 壹哄而起 無從說起 聞風而起 聲名鵲起 比肩並起 從頭做起 擔當不起
東山再起 長眠不起
僅帶伏的:
伏虎降龍 伏伏貼貼 老驥伏櫪 潛龍伏虎 降龍伏虎 晝伏夜行 福倚禍伏 十面埋伏 危機四伏 龍跳虎伏
3. 此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此起彼伏,莫此為甚,諸如此類,壹寒如此,不虛此行,此呼彼應,彼此彼此
成語名字:此起彼伏
成語發音:cǐ qǐ bǐ fú
成語解釋:此:這;這個;彼:那;那個;伏:低下去。這裏起來;那裏下去。形容聯系緊密;互相配合行動。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成語出處:漢 張衡《西京賦》:“鳥畢駭,獸鹹作,草伏木棲,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事物發展變化不斷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此起彼伏,似有萬人響應。(華而實《漢衣冠》四)
4. 四字成語有哪些既是四個字的成語,又是含四字的成語,兩不誤——
再三再四、臂有四肘、楚歌四合、楚歌四面、楚歌四起
烽火四起、家徒四壁、街坊四鄰、九州四海、九洲四海
狼煙四起、六通四辟、六通四達、名揚四海、囊括四海
三病四痛、三長四短、三從四德、三翻四復、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三老四少、三鄰四舍、三朋四友、三妻四妾
三親四眷、三清四白、三求四告、三三四四、室徒四壁
四百四病、投諸四裔、危機四伏、微機四伏、文房四寶
文房四侯、文房四士、文房四物、文房四藝、五湖四海
五零四散、五洲四海、眼空四海、揚名四海、壹謙四益
誌在四方、誌在四海、遮三瞞四、重三叠四、重三疊四
捱三頂四、巴三覽四、巴三攬四、半三不四、不三不四
差三錯四、朝三暮四、倒三顛四、低三下四、顛三倒四
調三惑四、調三窩四、調三斡四、丟三拉四、丟三落四
丟三忘四、橫三豎四、橫三順四、接三連四、狂三詐四
拉三扯四、連三並四、連三接四、拿三搬四、偏三向四
欺三瞞四、牽五掛四、三三四四、說三道四、挑三撥四
挑三豁四、挑三揀四、挑三檢四、挑三嫌四、條三窩四
推三推四、推三阻四、言三語四、
5. 帶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自作自受、
受益匪淺、
腹背受敵、
受制於人、
臨危受命、
逆來順受、
擔驚受怕、
感同身受、
受寵若驚、
挨凍受餓、
引頸受戮、
幽囚受辱、
傳道受業、
膚受之言、
伏閣受讀、
壹塵不受、
末學膚受、
受夾板氣、
無功受賞、
忍饑受凍、
首尾受敵、
沿才受職、
耳聽心受、
受怕擔驚、
零敲碎受、
挨打受罵、
忍饑受餓、
急脈緩受、
膚受之愬、
授受不親
6. “減”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減竈之計
jiǎn zào zhī jì
成語解釋:在戰爭中隱瞞自己軍隊的實力來麻痹敵人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入魏地為十萬竈,明日為五萬竈,又明日為三萬竈。”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減竈之計作主語、賓語;用於軍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韓國受到魏國的攻擊向齊國求救,齊王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魏軍主帥龐涓急忙撤軍救援。孫臏得知師兄龐涓撤軍,就建議田忌采用減竈計來麻痹魏軍。龐涓狂妄自大而輕敵,進入孫臏的包圍圈被逼自殺。
2.有增無減
yǒu zēng wú jiǎn
成語解釋:只有增多,沒有減少。形容不斷地增加
成語出處:宋·王禹偁《為壽寧節不任朝覲奏事狀》:“當百辟稱觴之日,是二年伏杭之余,歷夏經秋,有增無減,莫預歡呼之會,僅成病廢之身。”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有增無減作謂語、狀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有增無損
成語例子:徐誌摩《誌摩日記》:“想摟抱妳的思想,正比妳幾個月前想要我的有增無減。”
3.
香消玉減
xiāng xiāo yù jiǎn
成語解釋:比喻美女日漸消瘦。
成語出處: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則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減。”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香消玉減作謂語、定語;用於女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漸漸香消玉減,柳嚬花困,太醫院診脈,吃下藥去,如水澆石壹般。(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三)。
4.
偷工減料
tōu gōng jiǎn liào
成語解釋: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成語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下遊壹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斷靠不住。”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偷工減料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辨形:減,不能寫作“簡”。
近義詞:敷衍了事
反義詞:壹絲不茍、精雕細刻
成語例子:做工作要認真負責,決不能偷工減料,馬馬虎虎。
5.
分房減口
fēn fáng jiǎn kǒu
成語解釋:亦作“分身減口”。舊時荒年,為減輕家庭負擔,維持生計,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謂分房減口或分身減口。
成語出處:元·無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為這六料不收,上司言語,著俺分房減口。兄弟妳守著祖業,俺兩口兒到他邦外府,趕熟去來。”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分房減口作賓語、定語;用於災荒年。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分身減口
6.
紅衰翠減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成語解釋: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雕謝的景象。
成語出處: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紅衰翠減作定語、謂語;指秋天的景象。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7.
減師半德
jiǎn shī bàn dé
成語解釋:指只學到老師的壹半水平
成語出處:宋 陳善《捫虱新話 右軍書東坡字魯直詩》:“若乃學退之而不至者為孫樵;學淵明而不至者為白樂天,則又所謂減師半德也耶!”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減師半德作賓語;指只學到老師的壹半水平。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賜墻及肩
反義詞:青出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