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揚長避短的成語故事

揚長避短的成語故事

揚長避短

楊昌班

【釋義】楊;玩;忌:忌;避免。發揚長處;避免缺點。

【語】《蕭山農工商聯營顯優越性》:“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發音】長;它不能讀成“zhǎnɡ m?n ɡ".”

【形體辨別】回避;不會寫“上癮”。

避實就虛,取長補短

【反義詞】因窮而短攻長。

【用法】含褒義。用於工作。壹般用作從句、謂語和定語。

【結構】組合式。

揚長避短的故事

楚漢戰爭時,韓信率數萬大軍攻打東經井陘的趙。

趙謝、丁澄、趙王陳郁得知消息後,立即派20萬大軍駐守在險要的井陘路口。

謀士李左車曰:“韓信大軍遠道而來,銳如尖刀。陛下不應與他正面交鋒。

請借我三萬兵,從小路進攻韓信後方,燒糧。再過不到十天,韓信的首級就要下王帳了。

陳郁反對說:“韓信的軍隊不多,而且走了很遠的路來攻擊我們。對於這麽累的師,為什麽要用偷襲!”王召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

後來,韓信在井陘口打敗了趙,活捉了。李左車被帶到韓信面前,韓信請他坐在椅子上,並親自為他解開繩子,拜他為師。

李左車非常感動。

韓信想攻打北方的燕和東方的齊,於是他向李左車征求意見。

李左車說:“戰敗的將軍毫無勇氣,戰死的醫生僥幸活了下來。

當了俘虜,哪有臉和將軍討論軍務!”韓信安慰說,“王先生是趙國的傑出人才,但趙王不采納妳的意見。否則,我可能就是犯人了!”李左車看到韓信是真誠的,所以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說:“將軍壹舉攻占井陘,打敗了趙國二十萬大軍,名揚天下。這是將軍的力量;但是將軍的部隊壹直在連續行軍,疲憊不堪。很難再打遠了。這是將軍的缺點。

善於戰鬥的人,不是用自己的弱點去攻擊別人的優點,而是用自己的優點去攻擊別人的弱點。

所以是時候讓士兵們休息壹下了,同時利用勝利的軍事力量給燕國和齊國發函,進行政治攻勢,讓他們就範。

韓信聽後高興地說:“這正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