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筆走龍蛇
拼音: bǐ zǒu lóng shé
解釋: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 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舉例造句: 秀才肖王賓胸藏錦繡,筆走龍蛇。
2、龍鬼蛇神
拼音: lóng guǐ shé shén
解釋: 比喻奇詭怪僻。
出處: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鐵崖先生楊維楨》:“張伯雨序其《樂府》雲……廉夫又縱橫其間,上法漢魏,而出入於少陵、二李之間,所作古樂府辭,隱然有曠世金石聲。又時出龍鬼蛇神,以眩蕩壹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3、龍蛇飛舞
拼音: lóng shé fēi wǔ
解釋: 形容書法筆勢遒勁生動。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八回:“閨臣聽了,把神凝了壹凝,只得打起精神,舉起筆來,刷、刷、刷如龍蛇飛舞壹般,壹連寫了幾句。”
舉例造句: 只記得紙上龍蛇飛舞,筆勢很好看的。
4、龍蛇混雜
拼音: lóng shé hùn zá
解釋: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壹起。
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皂帛難分,龍蛇混雜。”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文殊》:“凡聖同居,龍蛇混雜。”
舉例造句: 此時龍蛇混雜,是非莫辨,安知我輩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將軍不得不疑。
5、壹龍壹蛇
拼音: yī lóng yī shé
解釋: 忽而像龍的出現,忽而像蛇的蜇伏變化多端。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出處: 《莊子·山木》:“無譽無訾,壹龍壹蛇,與時俱化。”《管子·樞言》:“壹龍壹蛇,壹日五化之謂周。”
舉例造句:?壹龍壹蛇,與道翺翔,與時變化,夫豈守壹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