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拼音: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
解釋:莫管:不要管。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出處: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示例:然而也有經過許多人經驗之後,倒給了後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的便是其壹。 ★魯迅《南腔北調集·經驗》
近義詞: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世
顧左右而言他
拼音: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解釋: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示例:耿爾除了苦笑,只好~了。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
近義詞:顧而言他
語法:作謂語、分句;指有意避開主題而搪塞
慷他人之慨
拼音: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解釋:利用他人的財物作人情或裝飾場面。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滿生總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示例:妳說他們~嗎?不然。 ★葉聖陶《老沈的兒子》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作順手人情
客死他鄉
拼音:kè sǐ tā xiāng
解釋:客死:死在異鄉或國外。死在離家鄉很遙遠的地方。
出處:《元曲選·無名氏壹》:“忙趕上頭裏的喪車不遠,眼見得客死他鄉有誰祭奠。”
示例:他終年飄泊無定,最後落得~的結局。
近義詞:客死異鄉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死在異鄉
他山攻錯
拼音:tā shān gōng cuò
解釋:比喻拿別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出處:《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示例:借~之資,集世界交通之益,翹盼旌旄,勿吝金玉!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近義詞:他山之攻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取長補短
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解釋: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出處:《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示例:所謂可資‘~’的東西實在太貧乏。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小引》
近義詞:引以為戒、前車之鑒
反義詞:重蹈覆轍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
他鄉異縣
拼音:tā xiāng yì xiàn
解釋:指遠離家鄉的外地。
出處:《樂府詩集·飲馬長城窟行》:“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示例: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微借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渴。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卷第二
近義詞:天涯海角
反義詞:本鄉本土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外地
王顧左右而言他
拼音: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解釋:指離開話題,回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
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
拼音:wò tà zhī shàng,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解釋:自己的床鋪邊,怎麽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容許別人沾手。
出處:宋·嶽珂《桯史·徐鉉入聘》:“江南亦何罪,但天下壹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耶?”
別無他物
拼音:bié wú tā wù
解釋:除此之外沒有多余的東西。同“別無長物”。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伯桃視之,止有壹塌,塌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
示例:偌大的個戲臺,空空洞洞,~,看了不覺有些好笑。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二回
近義詞:別無長物
反義詞:應有盡有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貧困
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拼音: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解釋:指壹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麽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妳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示例:倒塔鬼爆跳如雷道:“妳只~。” ★《何典》第十回
近義詞: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顧而言他
拼音:gù ér yán tā
解釋: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同“顧左右而言他”。
出處:《掃迷帚》第二壹回:“那三人見話不投機,便顧而言他。”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中冊:“郁四怕他為難,自己收篷,~。”
近義詞:顧左右而言他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有意避開主題而搪塞
流落他鄉
拼音:liú luò tā xiāng
解釋:被迫離開家鄉,漂泊外地。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舍父逃走,流落他鄉,撞東磕西,苦哉,阿彌陀佛。”
示例:這種~的酸甜苦辣,又有誰能理解,誰能同情?
★魏孝淳《楊柳怨》
近義詞:流離失所、流離顛沛
反義詞:安居樂業、安家立業、安家落戶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飄泊在外
四海他人
拼音:sì hǎi tā rén
解釋:指沒有親戚關系。
出處: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三折:“俺雖然是舊忠臣,則是四海他人。”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解釋:攻:琢磨。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後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出處:《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示例:感公虛己下問,且自念~。 ★明·海瑞《啟熊鏡湖軍門》
近義詞:他山攻玉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
他鄉故知
拼音:tā xiāng gù zhī
解釋:故知:老朋友,熟人。在異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他鄉故知,分外親熱。”
近義詞:他鄉遇故知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遇到好友
他鄉遇故知
拼音:tā xiāng yù gù zhī
解釋:在遠裏家鄉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興的事。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果然有誌竟成,上月被他打死壹個,今日又去打虎,誰知恰好遇見賢侄。邂逅相逢,真是‘萬裏他鄉遇故知’可謂三生有幸!”
示例:老殘,我多時不見妳的詩了,今日總算‘~’,您也該做首詩,我們拜讀拜讀。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近義詞:他鄉故知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異地遇到老鄉等
之死靡他
拼音:zhī sǐ mí tā
解釋: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壹》:“壹言革面,願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贄《昆侖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死不悔,誌士俠義,則臨危自奮,之死靡他。”
出處:又不見張公鏖戰暮及晡,~期捐軀! ★清·伍觀瀾《西炮臺行為提督張公作》詩
示例: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羅剎海市》:“妾此生不二,~。”
近義詞:之死不渝、之死靡二、之死靡它
反義詞:有始無終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忠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