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處:《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壹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成語意思:量:計量。根據自己的身體長短來裁衣服。比喻按具體情況辦事。 成語註音:ㄌㄧㄤˋ ㄊㄧˇ ㄘㄞˊ ㄧ 通用拼音:liang tǐ cai yī 拼音簡寫:LTCY 使用頻率: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量體裁衣,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正音:量,不能讀作「lianɡ」。 成語辨形:裁,不能寫作「栽」。 英語翻譯:act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日語翻譯:體(からだ)を見合(みあ)わせて服(ふく)を裁斷(さいだん)する。〈喻〉實際(じっさい)に即(そく)して事を運(はこ)ぶ 俄語翻譯:кроить плaтье по росту 其他翻譯:<德>Kleidungsstoff nach der Figur zuschneiden--entsprechend den Gegebenheiten vehen 成語謎語:定做衣服 近義詞:量力而行、量入為出、實事求是 反義詞:力不從心、不自量力、力所不及 成語例句:俗話說:「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又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麽事都要看情形辦理。( *** 《反對黨八股》)) 成語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北京城中有位裁縫名氣很響,他裁制的衣服,長短肥瘦,無不合體。壹次,禦史大夫請他去裁制壹件朝服。裁縫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問:「請教老爺,您當官當了多少年了?」禦史大夫很奇怪:「妳量體裁衣就夠了,還要問這些幹什麽?」裁縫回答說:「年青相公初任高職,意高氣盛,走路時挺胸凸肚,裁衣要後短前長;做官有了壹定年資,意氣微平,衣服應前後壹般長短;當官年久而將遷退,則內心悒郁不振,走路時低頭彎腰,做的衣服就應前短後長。所以,我如果不問明做官的年資,怎麽能裁出稱心合體的衣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