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八字成語大全及解釋

八字成語大全及解釋

八字成語大全及解釋如下:

1、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釋義: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月暈而風不壹定出現,已經做了驗證;礎潤而雨驗證為真。

出處:宋蘇詢《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2、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釋義:高岸變成山谷,深谷變為高山。比喻世事變遷巨大或事物在壹定條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轉化。

出處:《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家舉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懵莫懲。

3、言者諄諄(zhun),聽者貌藐(miao);釋義:諄諄:教海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出處:《詩經·大雅·抑》:“海爾諄諄,聽我藐統。

4、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釋義: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大學》:“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5、為(hui)弗摧,為蛇若何;釋義::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出處:《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弗摧,為蛇將若何?

6、靡(mi)不有初,鮮克有終;釋義:指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詩經·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傑民,其出處: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釋義:蓬草長在麻地裏,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裏,也能成為好人。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出處:先秦茍況《茍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8、寧為雞口,無為牛後;釋義: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韓策壹》:“臣聞鄙語日:“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