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其室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系。
不安於室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系。
不安於位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不安心工作。
不拔之誌 比喻意誌堅決,不可動搖。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避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辨真偽 辨:分辨。偽:虛假。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
不差毫發 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細微。形容壹點兒也不差。
不差毫厘 不差壹毫壹厘。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兩種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數量極小。形容絲毫不差。
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幹。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麽出息。有時也指不。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齊全。
不成體統 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誌,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不吃煙火食 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贊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壹般。
不癡不聾 人不傻,耳朵也不聾。常與“不成姑公”連用,意為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不能當阿婆阿公。形容長輩要寬。
2. 關於不的四字成語不打不相識\x09指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不打自招\x09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問,自己就招認了罪行.比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圖不當不正\x09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不得不爾\x09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不得其死\x09得:取得,獲得.指人不得善終不得人心\x09得:取得,獲得.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擁護,也指不討人喜歡不得已而用之\x09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不懂裝懂\x09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不分畛域\x09畛域:界限.不分界限、範圍.也比喻不分彼此不幹不凈\x09凈:潔凈.指粗俗,下流. *** 的婉辭不尷不尬\x09不:助詞,無實際意義;尷尬:不自然.不明不白,形容左右為難,不好處理.也形容神色態度不自然或處境困難不敢高攀\x09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不敢後人\x09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不敢造次\x09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不根之談\x09根:根據;談:言論.指沒有根據的言論不攻自破\x09破:毀壞.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不顧死活\x09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拼命不顧壹切\x09顧:顧惜,眷顧.什麽都不顧不管三七二十壹\x09不顧壹切,不問是非情由不慌不忙\x09慌:急遽忙亂.不慌張,不忙亂,從容不迫不羈之民\x09羈:束縛;民:百姓.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民眾不即不離\x09即:靠近;離:疏遠.形容既不接近,也不疏遠.也是佛家語,諸法相狀雖異而性體則不壹不計其數\x09計:計算.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不記前仇\x09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不加思索\x09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不稼不穡\x09稼:播種;穡:收獲谷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不拔壹毛\x09形容非常吝嗇不敗之地\x09敗:輸,失利.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比喻有把握取勝不避湯火\x09湯:沸水;火:戰火.指不畏兇險不測之禍\x09測:估計.估計不到的災禍,多指死亡不測之憂\x09測:預測;憂:憂患.指意外的禍患不見棺材不下淚\x09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不見經傳\x09經傳:指經典的著作.經傳上沒有記載.後指沒有名氣或沒有來歷不解之緣\x09解散;不解不開;緣:緣分.不可分開的緣分不經世故\x09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不經之談\x09經:正常,通常的道理、法則等;談:話.荒誕沒有根據的話不脛而走\x09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不揪不睬\x09不看也不答理.形容待人態度冷淡不拘壹格\x09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準.不局限於壹種規格或標準不絕如發\x09絕:斷.形容局勢危急不絕如線\x09絕:斷.形容局勢危急,像差點要斷掉的線壹樣;也形容聲音思緒微弱不看僧面看佛面\x09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不可枚舉\x09枚舉:壹壹列舉.無法壹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不可磨滅\x09磨滅:指痕跡、功績等時間長了就逐漸消失.無法使之消失不可奈何\x09奈何:對付,處置.指沒有辦法不牧之地\x09牧:放牧牲畜.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不能贊壹詞\x09贊壹詞:說壹句話.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壹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不能自拔\x09拔:擺脫.比喻限入很深,不能從痛苦、錯誤等中解脫出來不期而會\x09期:約會.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或自動聚集不期而同\x09期:約定期限.指不約而同不輕然諾\x09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麽.形容人守信用不仁不義\x09仁:仁愛;義:道義.不講仁德,不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不容分說\x09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不辱使命\x09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不塞不流,不止不行\x09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不三不四\x09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樣子、不倫不類不僧不俗\x09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不傷脾胃\x09傷:傷害.比喻無關緊要不舍晝夜\x09舍:放棄.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不生不滅\x09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不聲不吭\x09吭:出聲.不說話,不出聲不為五鬥米折腰\x09五鬥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已甚\x09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不聞不問\x09聞:聽.不聽也不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不過問不問不聞\x09聞:聽.不問也不聽.形容對事情不關心,很冷淡不習水土\x09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壹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肖子孫\x09肖:類似,相似;不肖:不像.指不能繼承祖輩事業的、沒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孫或晚輩不言不語\x09言:講,說.不說話,悶聲不響不言而諭\x09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不厭其煩\x09厭:嫌;煩:麻煩.不嫌煩瑣與麻煩不厭其詳\x09厭:嫌;詳:詳細.不嫌過於詳細.指越詳細越好不藥而愈\x09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藥而自行痊愈不遺寸長\x09遺:遺漏;寸長:微小的長處.不遺漏壹點點長處.形容善於發現和肯定別人的優點不以辭害誌\x09辭:文辭;誌:作品。
3. 帶負字的四字詞語希望對您有幫助,望采納,謝謝
祝您學習進步~
背恩負義指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同“背恩忘義”.
抱負不凡抱負:遠大的誌向.指有遠大的誌向,不同壹般.
不分勝負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不負眾望負:辜負;眾:眾人;望:期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背信負義信:信用;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背義負恩指背棄道義,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德.
背約負盟盟:盟誓.違背原來的約定和誓言.指人背信棄義.
背義負信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癡心婦人負心漢癡:入迷;負心:對愛情不忠.癡迷愛情的女子碰上無情無義的男人.
癡心女子負心漢沈迷於愛情中的女子碰上無情無意的男子.
單步負笈單步:徒步;笈:書箱.背著書箱,徒步外出求學.形容不怕吃苦,勤奮求學.
地負海涵指大地負載萬物,海洋容納百川.形容包羅萬象,含蘊豐富.
遞勝遞負指勝負交替.
負才傲物指依恃才學,驕傲而看不起旁人.
負材矜地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負才任氣才:才能;氣:意氣.自恃有才能,縱任意氣.
負材任氣指依恃才學,任性使氣.
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
負才使氣才:才能;氣:意氣.自恃有才能,縱任意氣.
負才尚氣才:才能;氣:意氣.自恃有才能,縱任意氣.
負芻之禍負:背著;芻:幹草;負芻:指背草的人,代指縱火.縱火的災禍.
負乘致寇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
負德背義猶言負恩背義.
負德孤恩指缺少恩義.
負德辜恩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恩德.
負地矜才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負驕矜.
負擔舍舟身背行囊,離船上岸.
負鼎之願希圖擔負輔佐君王大任的願望.
負恩背義負:違背,背棄.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負恩昧良昧:隱藏;良:良心.辜負恩情,泯滅良心.
負恩忘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同“負恩背義”.
夫負妻戴指夫妻遠徙避世,不慕榮利.
負固不賓依恃險阻而不臣服.同“負固不服”.
負固不服依恃險阻而不臣服.
負固不悛負固:依仗地勢險固;悛:改悔.倚恃險阻而不臣服.
負貴好權負:憑恃,倚仗;貴:有勢力.倚仗豪門貴族,喜歡玩弄權術.
負郭窮巷負郭:背靠外城;窮巷:簡陋的小巷.比喻家居僻陃,出身貧寒.
負詬忍尤忍受指責和怨恨.
負衡據鼎指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負笈擔簦笈:書箱;簦:古代有柄的笠,形似傘.背著書箱,扛著有柄的笠,奔走求學.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采納,謝謝
祝您學習進步~
4. “**臣民”的四字成語哪位知道沒有含“臣民”的成語,含“臣”的成語如下:
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後指中藥處方中的各味藥的不同作用
謀臣武將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將
北面稱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指臣服於人。
逋逃之臣 逃亡的罪臣。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臣門如市 舊時形容居高位、掌大權的人賓客極多。
臣心如水 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稱臣納貢 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
割地稱臣 割讓土地,臣服於對方。
骨鯁之臣 骨鯁:比喻剛直。剛正忠直的官員。
孤臣孽子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開國功臣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君辱臣死 封建禮教認為,帝王遭受恥辱,臣僚應當死節。
亂臣賊子 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舊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後泛指心懷異誌的人。
欽差大臣 過去指由皇帝派遣並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現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況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
市井之臣 市井:古時稱做買賣的地方。舊指城市裏的老百姓。
位極人臣 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壹朝天子壹朝臣 指壹個人上臺,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壹批。
不按君臣 中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
負險不臣 猶言負固不服。
貴極人臣 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君聖臣賢 君主聖明,臣子賢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謀臣猛將 善於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將帥。
謀臣如雨 形容智謀之士極多。
納貢稱臣 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後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孽子孤臣 被疏遠、孤立的臣子與失寵的庶子。
遷臣逐客 指遭貶官放逐之人。
折沖之臣 謂忠勇之臣。
壹代鼎臣 見“壹代宗臣”。
壹代宗臣 壹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壹代鼎臣”。
遺老孤臣 指改朝換代後已經失勢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賊臣亂子 指心懷異誌、為奸作惡的人。
賊臣逆子 見“賊臣亂子”。
賊子亂臣 見“賊臣亂子”。
主聖臣良 君主聖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聖臣直”、“主賢臣良”。
主憂臣辱 君主有憂患是作臣子的恥辱。
買臣覆水 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
茵席之臣 茵席:鋪墊的東西,褥墊、草席。指侍奉於皇帝左右的近臣。
奸臣當道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壞人當權。
有功之臣 指有功勞的人。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聖明,臣下也就正直。
俯首稱臣 俯:低。低頭自稱臣子。泛指向對方屈服。
5. 常用四字成語大全 愛情四字成語大全常用四字成語大全 愛情四字成語大全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壹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形象鮮明的作用。
定義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辟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 *** 彩,包括貶義和褒義. 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編輯本段成語的來源 成語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語。成語多由四個字組成,但也有三個字或四個字以上的。成語的來源有五個方面:壹是神話傳說,如誇父逐日和精衛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和狐假虎威;三是歷史故事,如負荊請罪和破釜沈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驥伏櫪和青出於藍;五是外來文化,如功德無量和火中取栗。 編輯本段形式結構 成語壹***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語。如“五十步笑百步”、“閉門羹”、“莫須有”、“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語壹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壹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只是因為改變為四字,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例如"宋朝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系,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嶽陽樓記》中的壹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 編輯本段四字的語法結構 主謂式:名副其實、盛氣淩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買櫝還珠 愚公移山 萬象更新; 動賓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聯合主謂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聯合動賓式: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 聯合名詞式: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逍遙法外、問道於盲; 兼語式: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並列式:千山萬水、畫蛇添足; 偏正式: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間可加“的”字)。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只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如“陽奉陰違”、“外強中幹”、“五光十色”、“壹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為成語有多種意思,所以文學家對成語的運用都非常註意。
常用四字成語大全 愛情四字成語大全
6. 狡猾的四字成語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貍那樣的兇殘、狡猾的心腸。
出處:《敦煌變文集·伍子胥這文》:“近聞楚王無道,遂發材(豺)狐之心,誅妾家破亡消。”
揣奸把猾 揣:藏。奸:奸詐,狡詐,虛偽。心藏奸詐,行為狡猾。
出處:元·無名氏《十樣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後永做餓鬼。”
刁滑奸詐 刁鉆、油滑、奸邪、詭詐。極其陰險狡猾。
刁鉆促掏 狡猾而好捉弄人。同“刁鉆促狹”。
刁鉆促狹 狡猾而好捉弄人。亦作“刁鉆促掏”。
刁鉆古怪 刁鉆:狡詐;古怪:怪僻,不同尋常。形容為人行事狡猾怪僻,和別人不壹樣。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妳看古人中,那裏有那些刁鉆古怪的題目和那極險的韻?”
刁鉆刻薄 刁鉆:狡猾奸詐。形容人狡猾奸詐,待人苛刻薄情。
放刁撒潑 放:使用;刁:無賴,刁滑;撒潑:蠻不講理。指使用刁鉆狡猾的壹套手段。形容極不講理。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俺兩個全仗俺父親的虎威,拿粗挾細,揣歪捏怪,幫閑鉆懶,放刁撒潑。”
浮頭滑腦 猶言油頭滑腦。形容人輕浮狡猾。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四回:“座中幾個人,都是浮頭滑腦的,沒有甚麽事可記。”
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兔其死耳。”
口蜜腹劍 嘴上說的很甜美,凡裏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玄宗天寶元年》:“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老奸巨滑 奸:奸詐;滑:狡猾。形容世故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雖老奸巨滑,無能逃於其術者。”《宋史·食貨誌上六》:“老奸巨滑,匿身州縣,舞法擾民。”
目語額瞬 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形容處事精明狡猾。
出處:明·王誌堅《表異錄·邑裏》:“目語額瞬,言市人精黠也。”
深奸巨猾 猶老奸巨猾。形容世故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出處:《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壹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小黠大癡 黠:聰明而狡猾。小處狡黠精明,而大處往往糊塗失算。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驅我令去,小黠大癡。”
鷹頭雀腦 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出處:元·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壹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
油頭滑臉 形容人狡猾輕浮。
出處:《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正看之間,有小和尚疾忙進報。隨有中年和尚油頭滑臉,擺將出來。”
油頭滑面 形容人狡猾輕浮。同“油頭滑臉”。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招弟的那壹群油頭滑面的小鬼聽到這消息,也準備拼命給若霞喊倒好兒,作為抵抗。”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奸詐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惡劣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