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伐什麽成語

什麽伐什麽成語

什麽伐什麽的成語有:上兵伐謀、奉辭伐罪、戕身伐命、吊民伐罪、操斧伐柯、百馬伐驥、黨同伐異、雙斧伐孤樹等。

壹、奉辭伐罪

釋義: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出處:《書·大禹謨》;“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

譯文:所以我認為妳們壹眾士兵,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

二、吊民伐罪

釋義:撫慰受害的百姓,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譯文:懲罰他煩的過錯,撫慰受害的百姓,像及時雨壹般,百姓十分高興。

三、百馬伐驥

釋義:許多馬圍攻壹匹好馬。比喻許多小國圍攻壹個強國或許多愚笨的人攻擊壹個有賢德的人。

出處:《管子·霸言》:“諸侯合則強,孤則弱。驥之材,而百馬伐之,驥必罷矣。”

譯文:諸侯聯合起來則強大,孤立就弱小。有千裏馬的潛力,但是許多馬壹起圍攻它,千裏馬也必然會失敗。

四、黨同伐異

釋義: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後用來指壹切學術上、政治上或社會上的集團之間的鬥爭。

出處:《後漢書·黨錮列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

譯文:從武帝以後,崇尚儒家學說,懷揣經書身攜經典的人,到處都能大批碰見,以至出現石渠閣的紛爭論辯,流派之間的袒護攻擊,舞文弄墨的人,盛行壹時。

五、雙斧伐孤樹

釋義:指嗜酒好色,摧殘身體。

出處:《元史·阿沙不花傳》:“而惟曲蘗是耽,妃姬是好,是猶雙斧伐孤樹,未有不顛仆者。”

譯文:然而過度沈溺酒色,猶如兩把斧頭砍壹刻樹,沒有不跌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