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引虎歸山

引虎歸山

故事壹放虎歸山的典故

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羽知道劉備不是遊手好閑之輩,勸曹操盡快除掉劉備。劉備為了麻痹曹操,不問政事,假裝種菜。曹操滅呂布後,劉備要求出兵攻袁術。曹操給了五馬內巴,劉備留下曹操自立門戶。

故事2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國三將孟、白、西樵被晉軍軍事家擒獲,準備獻於太廟壹顯戰功。晉襄公的繼母文剛聽說她家的將軍被俘。她試圖說服晉襄公,終於讓這三個人走了。先軫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吃飯。他非常生氣,把剛吃進嘴裏的食物都吐了出來。他怒氣沖沖地去找晉襄公,問:秦國的俘虜怎麽辦?晉襄公答:?在母親的要求下,他們被釋放了。?先軫生氣地朝晉襄公啐了壹口,說:?他那麽無知,我們想盡辦法抓他們,妳卻聽信了那個女人的話,輕易放過了他們。這叫放虎歸山,妳以後會後悔的。?晉襄公這時醒悟過來,再派人去抓的時候,那人早就不見了。孟等人跑回中國後,並沒有受到指責,而是仍然掌握著兵權。三年後,孟等人率軍打敗了晉國,秦國終於成為了新的霸主。

對放虎歸山的分析

成語:放虎歸山

成語發音:f?ng hǔ

成語解釋:放虎歸山。比喻把壞人送回老巢,留下禍根。

成語出處:金?司馬彪《零陵聖賢傳》:張遣法迎劉備,拔劍曰:?要做好準備,男人也是,入必害,不在內。?進去後,符拔進諫:?如果妳準備籠絡張魯,那妳就是放虎歸山。?張聽不進去。?

成語例子:離開壹次,就像放虎歸山,放龍入海,自毀前程!(明?朱由敦《金匱要略》楔子)

讓老虎歸山造句

1,妳放他出來,就跟放虎歸山壹樣!

2、放虎歸山,自然後患無窮。

3.拔草的反義詞有放虎歸山,養癰。

4.如果放了這個大土匪,無異於放虎歸山,後果不堪設想。

5.妳的做法不是放長線釣大魚,而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6.如果放了敵特,就相當於放虎歸山。

7.如果他逃了,無異於放虎歸山。

8.如果我們的作戰計劃稍有疏漏,就無法消滅敵人,造成放虎歸山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