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成語意思: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裏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壹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成語註音:ㄌㄧㄠˇ ㄖㄨˊ ㄓㄧˇ ㄓㄤˇ 通用拼音:liǎo ru zhǐ zhǎng 拼音簡寫:LRZZ 使用頻率: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 *** 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了如指掌,偏正式;作謂語;指對事物十分了解。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正音:了,不能讀作「le」。 成語辨形:指,不能寫作「旨」;掌,不能寫作「撐」。 英語翻譯: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alm of one's hand <know as one know his ten fingers; know as well as a beggar knows his bag> 日語翻譯:掌(たなごころ)を指す 俄語翻譯:как свои пять пaльцев 其他翻譯:<德>eas so gut kennen wie seine eigene Hand <eas wie seine Westentasche kennen> 成語謎語:失手;熟手;空手 近義詞:壹目了然、壹清二楚、洞若觀火 反義詞:疑團莫釋、壹團漆黑 成語例句:只這壹相形之下,美醜高低,便了如指掌了。(聞壹多《冬夜評論》) 成語故事: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裏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羅」禮。很多人對羅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羅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