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詩經·烝民》賞析

《詩經·烝民》賞析

 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於外,四方爰發。

 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壹人。

 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業業。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

 四牡骙骙,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全文賞析

 據《晉書》列傳第六十六載:“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叔父安嘗問:‘《毛詩》何句最佳?’道韞稱:‘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安謂有雅人深致。”

 謝道韞所認為的佳句,出自《詩經?大雅?烝民》,全詩八章,每章八句。那麽為什麽謝道韞認為“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是佳句呢?孰是孰非,得先看全篇其意: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彜,好是懿德。

 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註釋:烝民,即庶民,泛指百姓。秉彜,持執常道。懿德,美德。《後漢書·鐘浩傳》:“林慮懿德,非禮不處。”天監,上天的監視。有周,周代。有,詞頭。《書·召誥》:“王先服禦事,比介於我有周禦事。”昭假,向神禱告,昭示其誠敬之心以達於神。仲山甫,壹作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雖然家世顯赫,但是本人卻是壹介平民。早年務農經商,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前827),受舉薦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封地為樊,從此以樊為姓,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

 譯文:上天既然降生了百姓眾生,就應當有物質保障以及管理他們的法則,民眾所秉承的只能是傳統的常規,然而也喜歡則賢能美德。由於上天的眷顧才有了周王朝,它能昭示光明予天下民眾。為了保佑庇護周宣王這個天子,從而降生了德才兼備的仲山甫。

 賞析:“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烝,眾也。烝民,廣大的民眾,無數的民眾。

 《尚書》虞書·益稷雲:“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這是夏禹對虞舜治水救民匯報,也是壹幅在宇宙洪荒,水深火熱中,萬民得救,安居樂業的壯麗畫圖。“烝民乃粒,萬邦作乂”,意思是民眾已經自立,萬邦得到治理。

 “民之秉彜,好是懿德。”毛傳:“彜,常。”朱熹集傳:“秉,執。”民眾是樸實的,通過長期培養教育,可以樹立良好風尚,因為人們是向往美好的。

 “天監有周,昭假於下。”鄭《箋》:“假,至也。天視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於下,謂及眾民也。”《詩·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漢張衡《思玄賦》:“彼天監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詩·大雅·王文》:“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毛傳:“有周,周也。”漢蔡邕《郭有道碑文》:“先生諱泰,……。其先出自有周。”晉潘嶽《楊荊州誄》:“邈矣遠祖,系自有周。”《詩·大雅·雲漢》:“大夫君子,昭假無贏。”毛傳:“假,至也。”馬瑞辰通釋:“言誠能昭假於天,其感應之理無有贏差者。”

 “保茲天子,生仲山甫。”說的是為了保護周宣王,上天降生了仲山甫。《詩經·大雅·崧高》雲:“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所說的仲山甫和申伯,都是周王室的肱股大臣。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註釋:柔嘉,柔和美善。令儀,謂整肅威儀。令儀,指美好的儀容、風範。盛美的典禮。令色,和悅的容色。美麗的姿容。古訓,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則、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或可以作為準繩的話。式,特定的規格;典禮,有特定內容的儀式。威儀,指威嚴的態度。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即習稱之行、住、坐、臥四威儀。若,順從。明命,聖明的命令。特指帝王的命令,詔旨。恭敬地命名。

 譯文:仲山甫的品德,表現在他的柔和美善風範。他美好儀容加上和顏悅色,為人處事又是那樣小心翼翼。古時候所流傳下來訓誡是他處世的準繩,威信儀表是他得以成功的力量。天子周宣王於是就這樣,明確了他的神聖使命和行使財政征收。

 賞析:“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孔穎達疏:“柔和而美善。”唐陸贄《冊淑妃王氏為皇後文》:“柔嘉自持,喜慍莫見。”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彼孔光、胡廣、公孫弘,何嘗不柔嘉而令色儀乎?”

 “令儀令色,小心翼翼。”鄭玄箋:“嘉,美;令,善也。善威儀,善顏色,容貌翼翼然,恭敬。”《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孔穎達疏:“雖得王之燕禮,飲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儀,令可觀望也。”

 “古訓是式,威儀是力。”鄭玄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漢孔臧《與從弟引安國書》:“舊章潛於壁室,正於紛擾之際,欻爾而見,俗儒結舌,古訓復申。”

 “天子是若,明命使賦。”馬瑞辰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布之也。”《禮記·大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明史·懷獻太子見濟傳》:“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明宋濂《代祀高麗國山川記》:“皇帝受天明命,丕承正統。”

 看來仲山甫不僅具有宰相風範,也具有於宰相實權。他循規蹈矩,嚴肅認真,和藹可親,小心謹慎,深得天子信任,統管內政外交。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於外,四方爰發。

 註釋:百辟,諸侯;百官。纘戎,指繼承帝業。《梁書·武帝紀上》:“聖明肇運,厲精維始,雖曰纘戎,殆同創革。”《北史·高德正傳》:“文襄之崩,勛將等以纘戎事重,勸文宣早赴晉陽。”纘,繼承。戎,元戎,主將,統帥。祖考,祖先;已故的祖父;祖先。王躬,君王的身體。王命,帝王的命令、詔諭。賦政,頒布政令。賦,通“敷”。爰,援引。於是;改易,更換;曰,為。

 譯文:周宣王要求仲山甫,給滿朝百官作個好榜樣。繼承並發揚光大他那國家元戎祖先的輝煌,成為聖躬萬無壹失的保證。采納並宣示周宣王的意旨,成為周宣王的號令者。對外頒布國家的各項政令,能讓四方的諸侯援引響應。

 賞析:“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周宣王要求仲山甫為百官作出好榜樣,說明他地們崇高,在壹人之下,萬人之上。至於“百辟”,各人的理解可以不盡相同,有的理解為諸侯,有的理解為百官。

 《尚書·洛誥》:“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孔》傳:“奉上謂之享。言汝為王,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

 《國語·魯語上》:“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實永饗而賴之。”韋昭註:“辟,君也。”《文選·張衡<東京賦>》:“然後百辟乃入,司儀辨等,尊卑以班。”薛綜註:“百辟,諸侯也。”

 以上說是諸侯,以下說是百官。百辟,均為地位崇高的人,堪為楷模的人。

 《宋書·孔琳之傳》:“羨之(徐羨之)內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唐白居易《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詩:“閶闔晨開朝百辟,冕旒不動香煙碧。”

 宋蘇軾《代普寧王賀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誨憐,敢先百辟之朝,以祝萬年之壽。”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四:“昔人稱‘謝太傅功高百辟,心在壹邱’。”說謝安功高蓋世,卻心在林泉。

 “纘戎祖考,王躬是保。”鄭玄箋:“躬,身也。……。王身是安,使盡心力於王室。”纘,紹繼光大。

 《詩經?大雅?韓奕》:“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孔穎達疏:“王身親自命之雲:汝當紹繼光大其祖考之舊職,復為侯伯,以繼先祖,無得棄我之教命而不用之。”

 “出納王命,王之喉舌。”成為君王的發言人,以至代言人。

 “賦政於外,四方爰發。”鄭玄箋:“以布政於畿外,天下諸侯於是莫不發應。”《後漢書·李固傳》:“《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埶重,責之所歸。”

 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壹人。

 註釋:將,手持,把持、把握。邦國,國家。夙夜,朝夕,,日夜。指天天、時時。夙夜,原意,早夜,即夜未盡天未明的時候;朝夕,日夜。匪解,亦作“匪懈”。不懈怠。

 譯文:莊嚴肅穆的周宣王的詔命,由仲山甫來予以執行。大大小小國家能順從不順從,皆由仲山甫讓他們能夠明白。說話既明確而又富有哲理,這樣才可以保護其身心的健康。日日夜夜工作而毫不松懈,目的就是服務於壹個人。

 賞析:“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仲山甫全面執行周宣王的旨意,處於宰相的地位。

 “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在為國,小為邦,全部由仲山甫來領導。《詩·大雅·瞻卬》:“人之雲亡,邦國殄瘁。”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唐楊炯《少室山少姨廟碑》:“瑤臺美化,闡邦國之風猷;銀牓嘉聲,茂君親之典禮。”清孫枝蔚《汪舟次以所愛籠內錦雞命余賦詩》:“邦國養賢亦如此,應須報答見奇才。”魯迅《墳·文化偏至論》:“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成語“明哲保身”即出於此。本意為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鬥爭的處世態度。

 “夙夜匪解,以事壹人。”鄭玄箋:“匪,非也。”孔穎達疏:“早起夜臥,非有懈倦之時。”

 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註釋:茹,吃。矜寡,矜寡;孤苦的人。強禦,亦作“彊禦”。豪強,有權勢的人。

 譯文:人們也有壹種說法:“柔弱的吃進去,而剛強的則吐出來。”只有仲山甫,柔弱的不吃進去,剛強的也不吐出來。既不欺侮孤苦的人,也不畏懼豪強的人。

 賞析:“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成語“吐剛茹柔”本出於此,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欺弱怕強。

 “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只有仲山甫不會欺弱怕強。

 “不侮矜寡,不畏強禦。”《詩·小雅·鴻雁》序:“至於矜寡,無不得其所焉。”鄭玄箋:“老而無妻曰矜;老而無夫曰寡。”孔穎達疏:“柔濡者則茹食之,堅剛者則出之,喻……敵寡弱者則侵侮之,強盛者則避畏之。”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

 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

 註釋:輶,輕。儀圖,揣想忖度。闕,空缺。

 譯文:人們也有壹種說法:“如他的德行輕如鴻毛,民眾是很少會去推舉他的。”我是這樣猜想推測他的。只有仲山甫才能推舉他,愛護他卻不能很好地幫助他。如若王室有什麽重要職位空缺,只有仲山甫能免去補充他。

 賞析:“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成語“德輶如毛”本出於此。意思是德行輕得象羽毛壹樣。指施行仁德並不困難,而在於其誌向有沒有。

 “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朱熹集傳:“儀,度;圖,謀。”成語“愛莫之助”本出於此。意思為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表示想幫助但又無能為力。又演繹為“愛莫能助”。

 “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鄭玄箋:“袞職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職有闕輙能補之者,仲山甫也。”孔穎達疏:“袞職,實王職也。”漢桓寬《鹽鐵論·險固》:“故仲山甫補袞職之闕,蒙公築長城之固,所以備寇難而折沖萬裏之外也。”《三國誌·魏誌·管寧傳》:“袞職有闕,羣下屬望。”明梁辰魚《浣紗記·謀吳》:“極目烽煙爛不收,袞職慚何補。”周詠《感懷》詩之六:“缺來袞職誰縫補,話到娥眉有諑謠。”壹說,指袞衣。清俞樾《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箋》以‘袞職’連文,恐非經意也。職乃語詞,當讀為識……識亦猶適也。‘袞識有闕’者,袞適有闕也。蓋詩人本借袞以寓王,闕乃袞衣之闕,而非服袞衣者之職事,若以袞職連文,則詩人之語妙全失矣。”

 仲山甫出祖,四牡業業。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

 註釋:出祖,古人外出時祭路神。業業,高大雄壯貌。征夫,遠行的人。從役之人;出征的士兵。捷捷,舉動敏捷貌。彭彭,盛多貌。強壯貌。八鸞,亦作“八鑾”。八個鸞鈴。鸞,結在馬銜上的鈴鐺。馬口兩旁各壹,四馬八鈴,故稱八鸞。鏘鏘,象聲詞。形容金石撞擊發出的洪亮清越的聲音。稱天子車駕。

 譯文:仲山甫外行猶如祭祀路神,乘坐形象高大的四匹雄馬。出征的士兵雖然行動敏捷,但是卻每每希望追上卻望塵莫及。四匹雄馬出行是多麽轟轟烈烈,八個鸞鈴叮當作響聲音是多麽的洪亮。那這周宣王命令仲山甫,去遙遠的東方建築新的城邑。

 賞析:“仲山甫出祖,四牡業業。”仲山甫乘坐四匹高頭大馬所拉的馬車,如同出外祭祀。

 《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出祖,出宿於屠。”孔穎達疏:“言韓侯出京師之門,為祖道之祭。”

 《晉書·謝安傳》:“帝出祖於西池,獻觴賦詩焉。”晉孝武帝去西池祭祖時,由謝安獻上酒和詩。

 《詩經·小雅·采薇》:“戎車既駕,四牡業業。”毛傳:“業業然,壯也。”高亨註:“業業,高大貌。”

 “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孔穎達疏:“舉動敏疾之貌。行者或苦於役,則行動遲緩,故言捷捷,以見其勸樂於事也。”步行的士兵追趕奔馳的車馬,可謂望塵莫及。

 《詩經·小雅·皇皇者華》:“駪駪征夫,每懷靡及。”毛傳:“征夫,行人也。”

 晉陶潛《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哀我征夫,獨為匪民。”鄭玄箋:“征夫,從役者也。”

 “四牡彭彭,八鸞鏘鏘。”大道鈴響馬幫來。

 《詩經·齊風·載驅》:“汶水湯湯,行人彭彭。”毛傳:“彭彭,多貌。”高亨註:“彭彭,盛多貌。”

 《詩經·大雅·大明》:“檀車煌煌,駟騵彭彭。”鄭玄箋:“兵車鮮明,馬又強。”孔穎達疏:“又駕駟騵之馬,彭彭然皆強盛。”漢蔡邕《祖餞祝文》:“鸞鳴雍雍,四牡彭彭。”

 《詩經·商頌·烈祖》:“約軧錯衡,八鸞鶬鶬。”鄭玄箋:“鸞在鑣,四馬則八鸞。”

 《詩經·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鄭玄箋:“鏘鏘,鳴聲。”

 “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在東方築城,目的是加強東方的防禦。

 四牡骙骙,八鸞喈喈。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

 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註釋:骙骙,馬行雄壯貌。喈喈,和洽。徂,往,去。遄,快,迅速。吉甫,指周宣王賢臣尹吉甫。又稱兮伯吉父。姓兮,名甲,字伯吉父(父壹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師北伐玁狁至太原。尹吉甫(前852—前775),即兮伯吉父,西周封矩(今滄州南皮)人。兮氏,名甲,字伯吉父(壹作甫),尹是官名。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內史,《詩經》的主要采集者,軍事家、詩人、哲學家,被尊稱為中華詩祖。晚年被流放至房陵(今房縣),死後葬於今房縣青峰山。輔助過三代帝王,後周幽王聽信讒言而殺了他。不久知道錯殺,便給他做了壹個金頭進行厚葬。為了防止盜墓,修建了真真假假十二座墓葬於房縣東部。誦,詩歌。穆,溫和。永懷,長久思念。

 譯文:四匹雄馬強壯而步調壹致,八個鸞鈴的聲音和諧***鳴,仲山甫正在前往齊國,而聲勢迅猛卻如同凱旋而歸。尹吉甫所創作的送行詩歌,溫暖和暢而猶如高空清風。仲山甫將永記心懷,以寬慰他難舍難分的離別心情。

 賞析:“四牡骙骙,八鸞喈喈。”《詩經·小雅·采薇》:“駕彼四牡,四牡騤騤。”《詩經·小雅·鐘鼓》“鐘鼓喈喈。”

 “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仲山甫去齊國築城,歸心似箭,從而讓人想起“姜後脫簪”的故事。周宣王王後姜後是齊國國君的女兒。周宣王經常早睡晚起,疏於朝政。姜後看到,君王好色,勢必引起鋪張浪費,長此以往,就會天下大亂。於是她摘掉耳環簪子,來到永巷請罪。她讓傅母轉告周宣王,說是她才讓周宣王起了淫逸之心,而使得君王疏於朝政。周宣王聽到姜後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後,大為感動,從此就勤於朝政,成就中興大計。

 “吉甫作誦,穆如清風。”好詩如歌周身暖,清風流暢快心愁。

 “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行雲高山情萬裏,湧泉流水註心田。

 《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