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比喻是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點上用幾句話指出本質的成語。

比喻是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點上用幾句話指出本質的成語。

寫文章或演講時三言兩語點出本質是個成語: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拼音:Huàlóng diǎn jīng jíng)是壹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的相關典故來源於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張僧繇》。

“畫龍點睛”最初是用來形容梁朝畫家張僧繇的神妙。後來用於寫文章或演講時三言兩語描述本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這個成語壹般在句子裏做謂語、定語、狀語。帶著贊美。

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墻上畫了四條龍,畫龍點睛。每雲:“點壹下就飛走了。”人家覺得是假生日,請指出來。不壹會兒,閃電破墻,二龍被雲騰上天,所有不關註二龍的人都在。

後人根據這個故事總結出“畫龍點睛”這個成語。

成語寓意:

畫龍點睛就飛走的神話傳說不可信,但畫龍點睛在藝術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做任何事情,無論妳之前做得多好,但關鍵壹步沒做好,壹切都可能等於零。所以要把重點放在事情的關鍵點上,畫龍點睛,這樣事情才能變得完整。事物如果缺乏最好的點綴,可能會平淡無奇,失去光澤。

書面用法:

“畫龍點睛”指的是藝術創作中的關鍵點,或者寫作、說話時在關鍵點加入精辟的文字,可以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壹般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帶著贊美。多用於說和寫。現代壹般指在寫作過程中加壹個總結句,可以用“畫龍點睛”來評價。常與“點鐵成金”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