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釋義:原意為別國的賢才可作為本國的輔佐。後用以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壹般多指朋友。亦作“他山之攻”、“他山之石”。它山: 別的山。
成語出處:《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可以借鑒的東西。
示例: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傑作小說>小引》:所謂可資‘它山之石’的東西實在太貧乏。
成語典故
原文:
《詩經·小雅·鶴鳴》
鶴鳴於九臯,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譯文:
白鶴鳴叫在深澤,鳴聲四野都傳遍。魚兒潛遊在深淵,時而遊到小清邊。
那個可愛的園林,種著高大的紫檀,樹下落葉鋪滿地。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
白鶴鳴叫在深澤,鳴聲響亮上雲天。魚兒遊到小清邊,時而潛遊在深淵。
那個可愛的園林, 種著高大的紫檀,樹下長的是榕樹。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