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意思是約定俗成的,大多有壹定的典故。另外,有些成語含有生僻義(生僻字素),造成成語理解困難,容易看文本找意思。
比如“坐在春風上”,比喻與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相處,受到親切的教導。有人依戀它溫暖如春。在“外面刮風下雨,冷颼颼的,屋裏賓朋談幸福如坐春風”(見《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6月13版)這句話中,“坐春風”與“冷颼颼”的對立顯而易見。
2.誤用物品:
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者,這是由它們的來源、意義和長期的使用習慣決定的。它們只能嚴格遵守,不能隨意更改,否則必然導致誤用。
比如“豆蔻年華”這句話,出自唐杜牧的《送別》詩,“十三歲多,豆蔻頭二月初”,比喻十三四歲的少女。作為壹個成語,沒必要拘泥於這個年齡段,但壹定不能差別太大。有些人用在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身上,甚至用在男性身上,顯然是用錯了對象。
3、關系混亂:
比如“以客相待”,只用於夫妻之間,形容夫妻之間互相尊重,就像對待客人壹樣。2002年的《心理咨詢》第三期,有壹篇文章,題目是《與麻煩的同誌周旋到底》,裏面有這樣壹段話:“變色龍”目光銳利,善於讀詞,觀察情緒,對上司的喜怒哀樂特別感興趣。對待這樣的人,只要他們把對方當客人尊重,妳不壹定要和他們交朋友。這明顯是對象誤用。
4、褒貶顛倒:
有些成語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必須準確把握,運用得當。貶義詞和貶義詞都是使用成語的常見錯誤。比如“狼趕死”就是狼和豬壹樣跑來跑去的意思,是壹個貶義詞,帶有非常鮮明的感情色彩。
有人將其與“東奔西跑”、“左奔右奔”等成語相混淆,例如“使人誤以為時興的毛澤東等人是奔著毛爾蓋發出這個宣言的(按,指“八壹宣言”)”(中國* * *生產黨新聞網,2009 12?16年6月),簡直荒謬。
5.上下文不兼容:
成語的使用必須符合壹定的語言環境和邏輯,語境不當會導致誤用。比如“是兩個人的照片,左邊是壹個帥氣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壹個文弱的學生。”
“學生眾多”是指學生眾多。例中雖有“學生”條件,但不具備“眾多”條件,故不符合上下文。
人民網-禁止篡改成語。網友看法不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