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是指上面的人怎麽做,下面的人就怎麽跟著做。後來指上級的言行對下級影響很大,在有貶義的句子中充當謂語、定語、狀語。
這是壹個中國成語。拼音的意思是zh m 4 ng y ò u z ū nB ē i,意思是資歷和地位。出自《禮記》。
《禮記·樂記》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書。蔣孔陽先生認為《樂記》原書應為先秦舊書。
河間獻王與生茂,* * *采納周官等學者作《樂記》,說明《樂記》原書是周官及先秦諸子所作。
它包含了孔孟的言論,荀況的樂論,以及《禮記》中的其他相關文章。正因為如此,樂記與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
因此,《樂記》不是壹部壹次性的著作,而是漢初儒者對先秦時期尤其是儒者對音樂的評論進行收集和整理而成的著作。
它的原作者應該是先秦時期的壹位儒家,它的編者是漢初的壹位儒家。(見《先秦音樂美學思想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版,第207-208頁)新出土的簡帛文獻已經證明,姜先生的論述並不完全正確。
但姜先生的觀點在古籍的真偽和年代上吸收了梁啟超關於《禮記》完備的思想,是有價值的、穩健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