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由來:《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得知領兵渡河時,皆沈之,破釜,焚茅舍,舉三飲食以示兵將皆死,無壹回心。”後人從“沈船皆毀”中提煉出“破釜沈舟”這個成語。
書面用法:組合;壹般在句子中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決心很大。
應用實例:史明科發《請討壹個老師向賊求教》:我謙虛、勇敢、勤奮,集智之靈,待我枕邊,結合周放的物質資源,破釜沈舟。恐怕這沒有用。
清·蒲松齡《自我挽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終成楚國。
現代曹禺《日出》第二幕:“按部就班,窮到死,直到老。只有大膽地和他們鬥爭,我們才有翻身的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