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如鼠 掉頭鼠竄 奉頭鼠竄 狗逮老鼠 狗盜鼠竊
狗偷鼠竊 狗頭鼠腦 孤雛腐鼠 孤豚腐鼠 官倉老鼠
過街老鼠 狐奔鼠竄 狐憑鼠伏 狐潛鼠伏 狐鼠之徒
稷蜂社鼠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進退首鼠 掘室求鼠 狼奔鼠竄
狼奔鼠偷 狼貪鼠竊 狼眼鼠眉 老鼠過街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兩鼠鬥穴 羅雀掘鼠 馬捉老鼠 貓哭老鼠 貓鼠同處
貓鼠同眠 貓鼠同乳 貊鄉鼠壤 貊鄉鼠攘 目光如鼠
鳥駭鼠竄 鳥驚鼠竄 捧頭鼠竄 窮鼠嚙貍 雀角鼠牙
雀目鼠步 雀鼠之爭 三蛇七鼠 蛇頭鼠眼 社鼠城狐
十鼠同穴 首鼠兩端 鼠臂蟣肝 鼠竄蜂逝 鼠竄狗盜
鼠竄狼奔 鼠盜狗竊 鼠肚雞腸 鼠腹雞腸 鼠腹蝸腸
鼠肝蟲臂 鼠跡狐蹤 鼠目寸光 鼠目獐頭 鼠目麞頭
鼠嚙蟲穿 鼠嚙蠹蝕 鼠嚙蟲穿 鼠嚙蠹蝕 鼠憑社貴
鼠竊狗盜 鼠竊狗偷 鼠雀之輩 鼠雀之牙 鼠入牛角
鼠屎汙羹 鼠屎汙羹 鼠首僨事 鼠偷狗盜 鼠心狼肺
鼠穴尋羊 鼠牙雀角 投鼠忌器 投鼠之忌 梧鼠技窮
梧鼠五技 梧鼠之技 鼷鼠飲河 相鼠有皮 鸮鳴鼠暴
偃鼠飲河 以貍餌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致鼠 以貍致鼠、以冰致繩
以貍至鼠 蟻潰鼠駭 飲河鼴鼠 蠅營鼠窺 賊眉鼠眼
賊頭鼠腦 獐頭鼠目 擲鼠忌器 雉伏鼠竄 捉鼠拿貓
有關“魚”的成語
如魚得水(1)原謂君臣相待,今多以形容朋友或夫妻情感融洽。(2)用以比喻所處環境,能稱心如意。
池魚之殃比喻無故而受禍。
殃及池魚無端受累。
魚水相逢(1)比喻夫婦和樂。(2)比喻君臣相得。
魚沈雁渺比喻音信全無。
魚目混珠比喻用假貨充真貨。
魚米之鄉指靠近水邊的肥沃地方。
魚肉鄉民土豪劣紳,仗勢欺侮自己的鄉人。
魚沈落雁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魚貫而入排成壹列依次前進。
魚雁往返指書信往返。
魯魚亥豕指文字因形近而傳寫錯誤。
渾水摸魚在混亂的局勢中得小便宜。
漏網之魚喻罪犯沒有被逮捕歸案。
緣木求魚喻勞而無功,絕不可得。
鮑魚之肆比喻惡劣之環境或小人聚集之所。
臨淵羨魚比喻空自想望,而沒有實際行動。
魚遊沸鼎比喻情勢之危急
有關“鳥”的成語
壹石二鳥比喻做壹件事獲得兩個效果。
小鳥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樣子,惹人憐愛。
倦鳥知返形容遊子倦遊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倦鳥歸巢形容遊子倦遊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
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
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
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饑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
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
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現,講出善良的話來。
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
葉公好龍
龍吟鳳噦
風從虎,雲從龍
龍騰虎躍
龍拏虎擲
車水馬龍
龍翔鳳舞
龍驤虎步
龍戰玄黃
臥虎藏龍
龍驤虎跱
繡虎雕龍
龍驤虎嘯
盤虬臥龍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風虎雲龍
龍翔鳳翥
酒虎詩龍
龍生九種
龍樓鳳闕
龍飛虎跳
龍爭虎鬥
龍飛鳳翔
龍韜豹略
龍馬精神
伏虎降龍
龍翰鳳翼
炮鳳烹龍
龍躍鴻矯
馬如遊龍
龍盤鳳舞
龍伸蠖屈
人中之龍
龍多乃旱
麟鳳龜龍
馬水車龍
龍馳虎驟
龍盤虎拏
龍章麟角
龍躍鳳鳴
龍神馬壯
直搗黃龍
龍吟虎嘯
曼衍魚龍
龍德在田
龍荒朔漠
龍遊曲沼
龍跳虎臥
龍荒蠻甸
托鳳攀龍
龍威虎震
龍行虎步
龍虎風雲
龍眉鳳目
矯若驚龍
龍興鳳舉
跨鳳乘龍
龍盤虎踞
龍姿鳳采
龍騰虎踞
龍舉雲興
龍翔鳳躍
龍樓鳳池
龍潛鳳采
龍騰虎蹴
龍戰魚駭
龍蟠鳳翥
龍興雲屬
龍跳虎伏
龍樓鳳城
龍蟠鳳逸
踞虎盤龍
龍跧虎臥
車馬如龍
龍盤鳳翥
龍潭虎穴
龍斷可登
龍斷之登
龍生九子
龍精虎猛
龍驤蠖屈
龍騰豹變
龍驤虎視
龍翰鳳雛
龍禦上賓
龍鬼蛇神
龍威燕頷
龍翔虎躍
龍血鳳髓
龍駒鳳雛
禪世雕龍
龍蛇飛舞
龍驤豹變
龍章鳳函
龍幡虎纛
事火咒龍
龍蛇混雜
龍騰虎嘯
龍驤鳳矯
配套成龍
龍騰虎擲
龍躍虎踞
打鳳撈龍
龍頭蛇尾
蝘蜓嘲龍
龍蹲虎踞
龍雕鳳咀
炮鳳烹龍
龍眉豹頸
龍飛鳳翥
龍屈蛇伸
龍舉雲屬
龍蟠虬結
龍陽泣魚
雀馬魚龍
望子成龍
龍蟠虎踞
龍攀鳳附
龍蟠虎繞
龍驤麟振
附鳳攀龍
龍爭虎戰
龍雛鳳種
龍樓鳳閣
龍拏虎攫
龍心鳳肝
龍章鳳姿
龍騰鳳集
擲杖成龍
舞鳳飛龍
龍血玄黃
流水遊龍
龍蛇飛動
龍馭上賓
龍言鳳語
藥店飛龍
龍肝豹胎
龍蟠虎伏
龍肝鳳髓
蜘絲馬跡:
猶言蛛絲馬跡。比喻事情發生後留下的線索和痕跡
止戈散馬:
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謂結束戰爭
指鹿為馬:
《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後以“指鹿為馬”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枕戈汗馬:
枕著武器,疾馳戰馬。形容時刻準備殺敵立功
竹馬之好:
謂兒童時期的交誼
竹馬之友:
《晉書·殷浩傳》:“扞桓溫呴語人曰:‘少時吾與浩***騎竹馬,我棄去,浩輒取之。’”後以 “竹馬之友”指兒童時期的朋友
走馬看花:
①唐孟郊《登科後》詩:“昔日齷齪不足花,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訁誇。”後因以“走馬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②亦作“走馬觀花”。比喻匆忙和粗淺地了解事物
走馬上任:
指新委官員急速到任。後亦泛指接任新職
礪戈秣馬:
磨戈餵馬。比喻作好戰鬥準備
練兵秣馬:
訓練兵士,餵飽戰馬。謂作好戰鬥準備
臨崖勒馬:
喻臨危時能及時悔悟回頭
臨崖失馬:
喻臨到危險不能及時回頭
溜須拍馬:
謂諂媚奉承
六馬仰秣:
形容樂聲美妙,馬亦停食傾聽
龍馬精神:
比喻老而彌健的精神
龍神馬壯:
謂像駿馬壹樣的有精神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驢唇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物兩下不相合
驢唇馬觜:
胡扯,瞎說
驢年馬月:
不可知的年月
率馬以驥:
以駿馬領群馬,比喻以賢者為眾人之表率
買馬招軍:
猶言招兵買馬
盲人騎瞎馬:
瞎子騎著瞎馬。形容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秣馬利兵:
餵飽戰馬,磨快兵器。謂做好作戰準備
秣馬脂車:
①餵飽馬,給車軸塗好油脂。指準備作戰。②指準備好交通工具
牛高馬大: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
牛馬襟裾:
猶言衣冠禽獸
牛溲馬勃:
亦作“牛溲馬渤”。①牛溲,即牛遺,車前草的別名。馬勃,壹名馬牷,壹名屎菇,生於濕地及腐木的菌類。兩者皆至賤,均可入藥。②借指卑賤而有用之材
牛童馬走: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馬走,猶仆役
牛頭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駑馬戀棧豆:
比喻庸人目光短淺,顧惜眼前小利。棧豆,馬槽中的豆料
駑馬鉛刀:
劣馬鈍刀。比喻平庸之才。鉛,同“鉛”
駑馬十駕:
用馬拉車,壹天為壹駕,十駕指十天路程。謂駑馬奮力拉車,亦可至遠。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奮勉從事,同樣能達到目的
拍馬溜須:
比喻諂媚奉承
盤馬彎弓:
謂馳馬盤旋,張弓欲射。唐韓愈《雉帶箭》詩:“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後以喻故作架勢,並不立即行動
跑馬觀花:
語本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後用“跑馬觀花”比喻大略地觀看壹下
匹馬單槍:
亦作“匹馬單槍”。壹匹馬,壹桿槍。比喻獨自行動,沒有別人幫助
匹馬當先:
壹馬當先。謂沖鋒在前
匹馬壹麾:
壹匹馬壹桿旗。形容勇敢善戰
匹馬只輪:
壹匹戰馬,壹只車輪。形容極少的兵馬
騎曹不記馬:
《晉書·王徽之傳》載:“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如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後以“騎曹不記馬”指有名士習氣,不理事務
騎馬尋馬:
比喻已經有了好處,還要去謀另外的好處
千兵萬馬:
猶千軍萬馬
千軍萬馬:
形容兵馬眾多聲勢浩大
青梅竹馬:
①語出唐李白《長幹行》之壹:“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後以 “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②借指自幼相好的青年男女
青衫司馬:
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後因用 “青衫司馬”喻指失意之官吏
青絲白馬:
南朝梁普通年間,“有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後侯景作亂,乘白馬以青絲為韁,兵皆青衣,從壽春進軍建康。見《梁書·侯景傳》、《隋書·五行誌上》。後因以“青絲白馬”指作亂的人
秋高馬肥:
秋高氣爽,馬匹肥壯。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動的季節
求馬於唐肆:
謂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其所,必無所獲
裘馬清狂:
謂生活富裕,放逸不羈。語出唐杜甫《壯遊》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裘馬聲色:
衣輕裘,乘肥馬,醉心歌舞,迷戀女色。謂貪圖享受,生活糜爛
權移馬鹿:
語本秦趙高指鹿為馬事。謂恃權專橫跋扈,任意顛倒是非
犬馬戀主:
喻臣下眷懷君上
犬馬之報:
真誠報答他人的謙辭
犬馬之疾:
謙稱自己的疾病
犬馬之決:
謂臣僚的果敢決斷
犬馬之勞:
為主子或他人盡力的謙辭
犬馬之力:
猶犬馬之勞
犬馬之年:
猶犬馬齒
犬馬之養:
《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後因以“犬馬之養”為供養父母的謙辭
雀馬魚龍:
泛指珍禽異獸。語本《漢書·西域傳贊》:“自是之後,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後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鉅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人喊馬嘶:
人叫喊,馬嘶鳴。形容紛亂擾攘或熱鬧歡騰
人荒馬亂:
形容局勢動蕩不安
人困馬乏:
①人馬疲倦困乏。②形容體力疲勞不堪
人強馬壯:
形容軍隊戰鬥力很強或軍容壯盛
人仰馬翻:
①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戰時傷亡慘重的情景。②比喻亂得不可收拾
戎馬倉皇:
謂戰事緊急而忙於應付
戎馬倥傯:
謂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戎馬劻勷:
謂戰亂不寧
戎馬生郊:
《老子》:“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陳鼓應註:“生於郊,指牝馬生駒犢於戰地的郊野。”意謂國家政治不上軌道,連懷胎的母馬也用來作戰。後以“戎馬生郊”指戰亂不斷
戎馬生涯:
指從事征戰的生活、經歷
軟裘快馬:
輕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馬,喻生活豪奢
塞翁得馬:
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塞翁失馬:
《淮南子·人間訓》:“夫禍福之轉而相生,其變難見也。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壹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後因以“塞翁失馬”比喻禍福相倚,壞事變成好事
塞翁之馬:
塞馬
散馬休牛:
《書·武成》:“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後稱不興戰事為“散馬休牛”
殺馬毀車:
《後漢書·周燮傳》:“扞馮良呴年三十,為尉從佐。奉檄迎督郵,即路慨然,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毀裂衣冠,乃遁至犍為,從杜撫學。”後以“殺馬毀車”喻棄官歸隱
善馬熟人:
良馬與武藝精熟的勇士
射人先射馬:
喻作事要先抓住要害
神龍馬壯:
喻身體健壯、氣宇軒昂
聲色狗馬:
歌舞、女色、玩狗、跑馬。泛指舊時統治階級的淫樂方式
失馬塞翁:
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識途老馬: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後遂以“識途老馬”比喻對某種事情熟悉有經驗的人
食馬留肝: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又《漢書。儒林傳·轅固》:“轅固,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於上前……於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後反用其義,以“食馬留肝”比喻未能吸取精華
士飽馬騰:
唐韓愈《平淮西碑》:“士飽而歌,馬騰於槽。”後以“士飽馬騰”謂軍中糧草充足,士氣旺盛
束兵秣馬:
猶厲兵秣馬
束馬懸車:
亦作“束馬縣車”。包裹馬足,掛牢車子,以防滑跌傾覆。形容路險難行
司馬稱好:
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註:“(後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後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司馬牛之嘆:
《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後因以比喻對孑然壹身、孤立無援的感嘆
司馬青衫:
唐白居易《琵琶行》末句為“就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後因用以形容悲傷淒切
司馬昭之心:
《三國誌·魏誌·高貴鄉公髦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調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輿卿(等)自出討之。’”按,司馬昭繼其兄師任魏大將軍,專國政,日謀代魏。後因以喻人所***知的野心
駟馬高車:
《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禦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車”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馬的高車。常表示地位顯赫
駟馬高門:
《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禦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門”謂門第顯赫
駟馬難追:
比喻已說的話,難於收回;既成的事實,不能挽回
駟馬仰秣:
語出《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楊倞註:“仰首而秣,聽其聲也。”謂駕車的馬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素車白馬:
①古代兇、喪之事所用的白車白馬。②《後漢書·獨行傳·範式》載:範式字巨卿,與張劭為友。劭死,式馳赴之,未至而喪已發引。既至壙,將窆,柩不肯進。遂停柩移時,乃見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劭母望之曰:“是必範巨卿也。”式因執紼而引,柩於是乃前。後遂以“素車白馬”為送葬之辭。③指壹般的白色車馬
素絲良馬:
《詩·鄘風·幹旄》:“素絲紕之,良馬四之。”鄭玄箋:“素絲者以為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朱熹集傳:“言衛大夫乘此車馬,建此旌旄,以見賢者。”後因以“素絲良馬”為禮遇賢士之辭
銅圍鐵馬:
比喻堅固的陣勢
童牛角馬:
無角之牛與有角之馬。喻絕無之事物
土牛木馬:
土制的牛,木造的馬。比喻徒有其名而無實用
脫韁之馬:
脫掉韁繩的馬。比喻脫離羈絆的人或事物
萬馬奔騰:
①無數匹馬奔跑跳躍。②常用以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進展迅速等情狀
萬馬齊喑:
亦作“萬馬齊瘖”。喑,啞。眾馬都沈寂無聲。語本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後用以比喻人們都沈默,不敢發表意見
烏白馬角:
“烏頭白馬生角”的略語
烏焉成馬:
烏、焉、馬三字字形相似,轉寫致誤。語本《周禮·天官·縫人》“喪,縫棺飾焉”漢鄭玄註: “故書焉為馬,杜子春雲‘當為焉’。”後泛指文字經傳抄造成訛誤
意馬心猿:
猶心猿意馬
五花殺馬:
毛色雕落的馬。比喻年老體衰
五馬分屍:
古代壹種酷刑,即車裂。亦謂處以極刑
下馬馮婦:
《孟子·盡心上》:“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禺,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後稱重操舊業的人為“下馬馮婦”
鮮車怒馬:
謂車輛鮮麗,轅馬壯健。形容豪富
鮮衣怒馬:
美服壯馬。謂服飾豪奢
香車寶馬:
華美的車馬
效犬馬力:
效勞的謙詞。猶言效犬馬之勞
心猿意馬:
比喻人的心思流蕩散亂,如猿馬之難以控制。亦指這種流蕩散亂難以控制的心神
信馬由韁:
①不勒韁繩,任馬行走。②比喻人沒有目標地隨便走
休牛歸馬:
亦作“休牛散馬”。放歸軍用的牛馬,表示停止戰事。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懸車束馬:
形容險阻
懸崖勒馬:
行至陡崖,將馬勒住,不繼續前進。比喻面臨危險,及時醒悟回頭
選兵秣馬:
選好兵器餵飽戰馬。指作好戰前準備
燕昭好馬:
燕昭王喜愛駿馬。後作求賢之典
壹馬當先:
策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領先,帶頭
壹馬平川:
可以縱馬疾馳的平原。亦泛稱廣闊的平地
壹馬壹鞍:
比喻壹夫壹妻,白頭偕老
衣馬輕肥:
穿著輕暖的皮袍,坐著由肥馬駕的車。語本《論語·雍也》:“乘肥馬,衣輕裘。”後用以形容生活的豪華
以渴服馬: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以鹿為馬: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以毛相馬:
根據毛色判斷馬的優劣。比喻從表面上看問題,其所得認識往往與實際不符
倚馬可待:
形容才思敏捷,為文頃刻而成
飲馬長江:
在長江邊給戰馬喝水。謂渡江南下進行征伐
玉堂金馬:
玉堂殿和金馬門的並稱。玉堂殿,原為漢未央宮的屬殿;金馬門,原為漢宮宦者署門。均為學士待詔之所。後亦沿用為翰林院的代稱
仗馬寒蟬:
皇帝儀仗中用的馬和寒風中的蟬。比喻噤口不言者
招兵買馬:
①招募士兵,購置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