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
意思是總是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
出自《列子·天瑞》。
解釋
杞:周代諸侯國名,杞國,是中華大地上壹個古老的方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為宋滅,杞武公十壹年(公元前740年)杞國從雍丘(今河南杞縣)遷都至齊、魯之間的淳於壹帶,重建杞國。 憂天:擔心天會掉下來。老是怕天塌下來,以至於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指總是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長廬子聞而笑之曰:“虹蜺也,雲霧也,風雨也,四時也,此積氣之成乎天者也。山嶽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積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積氣也,知積塊也,奚謂不壞?夫天地,空中之壹細物,有中之最巨者。難終難窮,此固然矣;難測難識,此固然矣。憂其壞者,誠為大遠;言其不壞者,亦為未是。天地不得不壞,則會歸於壞。遇其壞時,奚為不憂哉?”子列子聞而笑曰:“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雖然,彼壹也,此壹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