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流逝過,平平淡淡才是真,忍耐任由風雨過,守得雲開見月明。人到中年,也許不知不覺就變回了慢車道,其實是因為妳不懂這三大“潛規則”:
1、不發人陰私
不要揭發別人的隱私。
壹個小山村,新郎新娘洞房夜,村裏人拿錄音機在床下,把兩人的悄悄話都記錄下來。第二天,村民把這些錄音當做笑話到處傳播,引得新娘羞愧自殺。這就是不尊重人隱私的後果。
中國人就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嚼舌頭根子,將他人隱私廣而告之!其實,這不知傷害了多少家庭、傷害了多少人、積累下多少口孽。
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心裏總有很多“秘密”。壹旦這些秘密被公開談論,甚至傳播,不僅會承受巨大傷痛,更讓我們失去安全感。
因此,看破不說破,不揭人隱私是壹種素養。
對別人隱私的侵犯,所帶來的傷害,遠甚與刀劍等造成的外在傷害,那是靈魂的創傷。
2、不責人小過
《論語》有言,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做人,不要太苛刻別人。人都會犯錯誤,對於壹些無意中的小過錯,沒有必要上綱上限。
現實中,有些人看臉色行事。碰到人善的,不分青紅皂白,矯情個沒完沒了。而碰到人兇壹點的,則連個屁都不敢放。
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真沒有必要斤斤計較。
?
3、不念人舊惡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切勿揭人舊過,宜著眼於現前,就事論事,平心靜氣處理問題。
明朝末年,明軍將領祖大壽糧盡援絕,詐降皇太極,結果跑到錦州繼續抗清。等到四年後,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又是糧盡援絕,祖大壽再次投降清軍。
清朝將領都勸皇太極殺掉祖大壽,皇太極卻不聽,繼續安撫祖大壽。祖大壽在清朝節節高升,做到漢軍正黃旗總兵的位置。而皇太極不念人舊惡、寬宏大量的名聲,也使得更多明朝將領投降。
中國有個成語,叫“既往不咎”,事情既然過去很久了,就不要再去追究。
聰明的人把別人過去做的好事掛在嘴邊,這些好事也時時影響著他自己和他人,讓大家越來越好;愚蠢的人總是把別人過去所做的壞事掛在嘴邊,這些壞事也會影響他自己和別人,讓大家變得很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