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有關的4字成語:四海為家;五湖四海;海納百川;大海撈針;海底撈月;海市蜃樓。
壹、四海為家?sì hǎi wéi jiā
1、釋義
原指帝王占有全國。後指什麽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指誌在四方,不留戀家鄉或個人小天地。
2、出處
《漢書·高帝記》:“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
二、五湖四海?wǔ hú sì hǎi
1、釋義
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五湖說法不壹,四海指東海、南海、西海、北海。
2、出處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五湖。”《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唐·呂巖《絕句》:“鬥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三、海納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1、釋義
納:容納,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廣泛,數量巨大。
2、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四、大海撈針
1、釋義
在大海裏撈壹根針。比喻範圍大;沒有線索;事情很難辦成;無從尋覓,含有白費力氣之意。
2、出處
明·王錂《春蕪記·定計》:“覓利如大海撈針,攪禍似幹柴引火。
五、海底撈月 ?hǎi dǐ lāo yuè,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
1、釋義
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同時也表示壹個由下往上的動作。
2、出處
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六、海市蜃樓?hǎi shì shèn lóu
1、釋義
(1)比喻虛幻的事物
(2)也可用來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實際的幻想。
2、出處
語出《史記·天官書》:“海旁蜄(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
語出《隋唐遺事》“張昌儀恃寵,請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也作蜃樓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