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不遺余力意思解釋

不遺余力意思解釋

不遺余力 [bù yí yú lì]

不遺余力(拼音:bù yí yú lì)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

釋義:不遺余力指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來,壹點也不保留。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戰國策·趙策三》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不遺余力”。

成語寓意:歷史上,虞卿確實是壹位非常睿智的賢臣,當強大的秦國兵發趙國的時候,虞卿認清了形勢,先後兩次提出了借助外力的計策。即使是求和也要講求策略,不能壹味滿足對方的無理需求,容忍敵人的步步緊逼。壹個是盡力地攻,壹個是用力地守,最終的結局是最盡力的壹方會成功。成語告訴人們,為了成功,可以不顧後路;為了成功,可以不惜犧牲;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有時候,成功就是這種“不遺余力”情緒激發的結果。

虞卿

成文用法:

“不遺余力”指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來,壹點也不保留。?

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運用示例: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偽畫致禍》:“時鄢懋卿以總鹺使江淮,胡宗憲、趙文華以督兵使吳越,各承奉意旨,搜取古玩不遺余力。”?

近代·趙爾巽《清史稿·戴鴻慈傳》:“禮成返國。奏言:‘道經東三省,目擊日、俄二國之經營殖民地不遺余力。”?

奉獻不遺余力

老舍《話劇的語言》:在作詩的時候,不管本領大小,我們總是罄其所有,不遺余力,壹個字要琢磨推敲多少次。?

王火《戰爭和人》(三)卷二:“聽說鄧宣德下了臺並不死心,仍在重慶上下活動,攻擊妳不遺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