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與劉備有關的成語:
如魚得水(劉備得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拼音]:rú yú dé shuǐ
[釋義]:好像魚得到水壹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出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例句]:青紗帳壹起來,遊擊隊如魚得水,活動更加方便了。
三足鼎立(劉備入蜀後天下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態)
[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釋義]: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例句]:咱們應該齊心協力地聯合搞這個項目,不應該像過去那樣三足鼎立。
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釋義]: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例句]:新任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他請出來當總工程師。
髀肉復生(劉備形容自己)
[拼音]bì ròu fù shēng
[釋義]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出處]《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裴松之註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
[例句]: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
伏龍鳳雛(劉備、諸葛亮和龐統)
[拼音]:fú lóng fèng chú
[釋義]: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後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出處]:《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例句]:有了,我說出兩個人都行,那真是伏龍鳳雛得壹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