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洪通廟會祝福廟會

洪通廟會祝福廟會

祈福型廟會以祈福為主題,並有其他交易活動。

壹、“三·壹八”廟會

“三八”廟會設在洪洞縣東北部霍山南麓的廣勝寺。它由三組古建築組成:上思寺、司夏寺和水神廟。上思寺位於山腰,司夏寺位於山腳,海拔約600米。司夏寺南有壹座千年古泉火圈。整個廣勝寺依山傍水,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它長期以來壹直是該省著名的重要旅遊景點。

據相關傳說和碑文記載,廣勝寺的三八廟會早在1319年就已流行。相傳農歷3月18日是廣勝寺上寺佛塔舍利到達的生日,也是下寺火泉水寺水神的生日。這壹天,周邊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善良的男男女女在廣勝寺燒香,向佛祖和神靈感恩,祈求未來平安。廟會的主要活動區域集中在廣勝寺鎮,參與者分布廣泛,尤其是壹些物質文化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各地,每年都有所不同。3月18日,參與人數從5萬到10萬不等。

廟會的參與者都是自發的,主要形式有:水廟、上廟、下廟燒香、祈福、唱戲、娛樂、購物、遊覽景點。廟會的會期壹般為五天(3月16日-3月20日),其中3月17日晚上和3月18日白天人多,給百姓上香等活動主要是這兩天。它反映了人民對佛教文化和古代神靈的崇拜,最本質的是反映了人民對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洪崖寺會

洪崖寺位於洪洞縣廣勝寺鎮北七裏南山村,這裏群峰相擁!懸崖陡峭,主廟隱藏在懸崖上的天然洞穴中。寺廟規模雖小,卻是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

洪崖寺建成後香火鼎盛,每年農歷正月十六舉行廟會,為期五天,香客絡繹不絕。廟墻院內發現名人題字、奏章、碑文。《趙城縣誌》有詩“赤壁為天下洞,山徑涼石疑雨,古壇舊不知年,佛香欲隨流水,僧壁寒煙,悟得沙羅凈凈,何處尋神仙。”赤壁春香滿,春寒秋色,細水長流。

相傳洪崖子曾遊歷於此,曾在赤壁壁上題詩“玉女放源花,仙人戲九仙洞。我來峰前臥醉,溪邊吃紫玉芽。”洪崖子據說是皇帝的大臣,名士,帝堯三千歲,由此可知洪崖寺歷史悠久。

有釋迦牟尼佛殿、水陸殿和與天堂聖口有關的神龕。南有廣生近,北有飲石,鞠躬拱地。有主有客的家,也有與之結緣的人。它懸崖險要,山巒起伏,樹木深刺,樹葉五顏六色,泉水清澈,水甘甜可口,沿著山間曲徑蜿蜒。

王聲廟會

洪洞縣明江鎮王聲村位於縣城東北40多英裏的霍山腳下。據說舜帝出生在這裏,並在村東的驪山耕作。後來,為了紀念汪順的賜福,農場被命名為朱峰·安歌,村莊被命名為王聲。在唐貞觀時期,為了紀念汪順,當地村民修建了汪順廟,並在每年10月6日舉行為期5天的廟會。周圍的村民都來參觀廟會。屆時,寺廟周圍將搭建蘆葦棚唱大戲,還有當地小吃,集市物流會非常熱鬧。汪順寺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大明八年重修,建於清朝嘉靖年間。因為常年沒有維護寺廟,導致寺廟坍塌,柱子有危險。村民林國強集資1997重建汪順寺,汪順寺煥然壹新,重現昔日風采,琉璃繽紛。汪順廟是當地人心中的神聖象征。隨著發展,汪順廟逐漸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壹種自然的信仰。當人們祈求壹年的農業風調雨順時,他們會有意識地聚集在汪順廟前,祈求汪順的保佑。有壹首流傳至今的民歌。“姚出生在東關、永和、縣,妳應該問出生在哪裏,還有山西洪洞的盛王莊。”

二、石佛廟會

石佛寺位於村南廣勝寺鎮雙頭村,三大殿朝南。裏面有石佛,廟門口掛著“慈悲”的牌匾。有關於石佛起源的傳說和與方樁的聯系的典故。

每年六月初壹至初六(六月初壹,石佛生日),雙頭村在這壹天舉行廟會,為期六天。請戲班唱戲,允許方堆村的人(按家)每場訂戲。石佛寺的年代不詳。

有壹個傳奇故事為證。據說很久以前在廣勝寺,雙頭村很繁榮,物產豐富,人們過著健康的生活。不知道什麽時候,村口有壹口多年不用的枯井,突然誕生了壹條長著兩個頭的怪蛇。也許是練了很多年。為了練習它,雙頭蛇經常在白天從井裏出來練習壹種傷人吞人的呼吸功夫。這可能也是成語“含沙射影”吧。往往路過的人的影子都會被雙頭蛇吞噬,行人會被當場殺死,所以人們都很害怕這種兇殘的雙頭蛇。善良的人知道自己鬥不過這條蛇,害怕的人就轉移到其他地方,聲望逐漸下降。附近有壹個村莊,有壹對石蛙母子相依為命。石蛙忠誠、勤奮、樂於助人。壹天,石蛙牽著牛去喝無底的泉水。所有人都很無奈,很感嘆。這時,泉水從壹個洞裏噴了出來,石蛙帶著壹頭牛安全無恙地出來了。人們很高興,稱之為神娃。方堆村的石蛙得知雙頭村有壹條雙頭蛇,不顧個人安危,決定前去斬殺百姓,拯救百姓。

第二天,他和媽媽說再見。他來到了雙頭蛇藏身的枯井。雙頭蛇壹出現,就和雙頭蛇展開了激烈的搏鬥。經過戰鬥,石蛙被雙頭蛇打敗了,那條兇猛的蛇把石蛙咬成了三段。這時,方堆村深不見底的泉水變紅了,看上去像血壹樣。當它停止的時候,血湧了出來,從血中出現了壹個石像,看起來像壹個石像。人們看到了石像。雙頭蛇白天從來不敢出來傷人。村裏的老人說,那石像是佛,在春天不是長法。石像要送到廣勝寺安頓下來,於是人們馬上把石像打包,馬拉人把它推到廣勝寺,可是車到了大梁坡,就拉不動了。他們看到天快黑了,只好放棄。明天,第二天壹大早,他們就來到了大梁坡,但是沒有石像的蹤影。看到石佛在井裏壹條腿踩著蛇尾,在井口另壹條腿踩著蛇頭,他看到雙頭蛇已經死了,從此不能傷害任何生物。然後他看著石佛容光煥發的臉,笑著好像在說:“不用怕,我已經把那條妖蛇掐死了,它不會再傷害任何人了。”人們在石佛的地方建了壹座廟來紀念石佛,這也是雙頭村的由來。還有壹種說法是方堆村叫娘家,意思是沒有母親就沒有兒子。因此,每當舉行廟會時,必須請方堆村的人表演戲曲以示敬意。

第三,方堆村廟會

在廣勝寺方堆村,有壹座畢夏聖母宮,又稱娘娘廟,原名“泰山財神地祠河”。位於方堆村西,寺內有壹尊元代塑像。廟裏的雕像栩栩如生,端莊華麗。遊客感覺自己“行走在仙道,生活在畫報世界的旅行中”。門窗上雕刻著精致的鏤空花卉,幾何圖形重疊呈現出與廣勝寺天窗雕刻壹樣的旋律。寺廟建築用彩色玻璃建成,陽光燦爛,所以人們稱之為琉璃娘廟。

寺內還保留著元代的壁畫和山水,屬於農歷四月初壹的年會,為期五天。多為祈福許願,廟會活動有社戲、小吃、集市、食品交易等。該寺建於唐代清乾隆二十三年,根據碑文重修,現屬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四,朝陽廟會

朝陽寺位於中社村溝溪自然村左木鄉。廟神“南天二郎”是幾百裏外的人都知道的。南天二郎力量有效,求財、求事業、求婚姻、求企業、求安全的香很強。

朝陽寺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五、漢後東嶽廟會

漢侯東嶽廟建於元代泰安五年。明清重修,有正殿和倒戲臺。其中,正殿內有元代所繪壁畫,左邊是周朝的文武大臣,右邊是東皇子家族。中殿有黃、黃、塑像。每年的3月28日是王的生日,河社村民會舉行為期五天的盛大廟會。3月25日,3月30日日落時要開會。會議期間會有氣勢磅礴的鑼鼓、大戲、亭臺樓閣,熱鬧非凡,香客、信眾到會,多次超過萬人。3月28日廟會有遊行,隊伍中有秧歌、旱船、竹馬。百年來,幹船都會存放在廟裏,專門用於廟會火祭。

3月28日的前壹天,在廟前貼上社團負責人或香燭,還叫開會“申報單”,通知社團成員和香客做好準備。廟會前壹天晚上十壹點,各社負責人齋戒沐浴,上香,列單,在董王像前祈禱。第二天早上,他們拜完神,中午做了壹頓素食,讓香客們吃。

東嶽廟俱樂部活動的最大特點是,在東嶽大帝生日當天,會舉行盛大的東嶽大帝巡城慶典。巡幸是指東嶽大帝在這壹天來到人間,在大街上走來走去,監督百姓,勸善懲惡,東嶽大帝的聖像被裝在八擡轎子裏,由社會領袖擡著。隊伍的前面有旗幟和鼓點引導,有兇猛的法官和連枷。遊覽結束後,俱樂部領導將東嶽大帝雕像擡回寺廟正殿,並向東嶽大帝贈送了新服裝。只有燒香之後,儀式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