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鴆:傳說中的毒鳥,喝下浸在它羽毛裏的酒,就能致人於死。喝毒酒解渴。比喻不顧嚴重後果,用錯誤的方法解決眼前的困難。
典故:《後漢書·列傳》:“比喻仍以附子充饑,以毒藥解渴。它沒有進入胃和喉嚨。”
據說東漢時擔任廷尉的霍橋,從小勤奮好學。他年輕時讀了很多儒家經典,在當地小有名氣。霍橋有個叔叔叫宋廣,在縣裏做官。因為執法公正,得罪了壹些有權有勢的人,被誣為篡改聖旨,於是被押往京都洛陽,關進了監獄。宋廣入獄後,霍喬的心情壹直不平靜。那時候霍橋才十五歲,但是各方面都很成熟。他從小就和宋廣在壹起,他非常清楚他叔叔的行為,知道他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欺詐行為。他日夜想著如何為叔叔報仇,最後決定給梁商將軍寫封信,為叔叔辯護。信中有這樣壹段話:“宋廣作為郡守,為了得到朝廷的任命,壹向奉公守法。妳怎麽能冒著犯死罪的危險篡改聖旨呢?只不過是比吃附子充饑,喝鴆解渴罷了。如果是,那還沒進肚子,到喉嚨口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麽能這樣做?”梁商看了這封信,覺得很有道理,很欣賞霍橋的才華和勇氣,於是請求順帝原諒宋廣。不久,宋廣被釋放,霍橋的名聲很快就傳遍了洛陽。
據說鴿子是壹種鳥,它的羽毛有劇毒。就把羽毛泡在酒裏,做成毒酒,馬上喝。。
在中國古代的毒藥中,最著名的毒藥應該是“鴿子”,成語“飲鴿解渴”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