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下之分,那就跟他的快樂之源有關。
喜怒哀樂這個成語,指高興、憤怒、悲哀和快樂這四種情緒,泛指人的各種不同情緒。喜怒哀樂四種情緒裏邊,喜與樂相近,都屬於正面的情緒,人人都希望獲得。
不過,喜與樂也有區別,前者趨向於表面化、即時性,而後者卻具有內在化和持久性的特征。也可以說,歡喜只是人的行為的暫時表現,而快樂則是人的壹種人格特質。
讀過《論語》的人知道,開篇《學而第壹》壹上來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瞧,這是多麽樂觀向上的人格追求!充滿正能量。
孔子三樂指的是:所學的知識經常去復習與運用,是學習之樂。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是交友之樂。別人不懂我,我卻不惱火,是君子之樂。
人生有很多的快樂,孔子為什麽偏偏只是說了這三種?這正是孔子作為壹個聖人而異於我們常人之處。
有人總結過壹個“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這是壹些美好的人生際遇,能夠給人帶來歡喜,卻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這些歡喜更多是假借於外部的力量。稍微過壹點,就變成了“人生四大悲”:洞房花燭夜,不舉;金榜題名時,別人;久旱逢甘露,不停;他鄉遇故知,借錢。哈哈!
人生四大喜與悲,主要源於外力。而孔子三樂,強調源於人自身,而不假於外力。
先看學習之樂。學習最直接的目的是什麽?是提升能力。提升能力幹什麽?拿來解決問題。對很多人來講,學習是很痛苦的事情,為什麽孔子會覺得很快樂呢?我曾經提出過壹個公式:
痛苦=欲望—能力
如果妳的欲望很強而能力很弱,妳自然就會很痛苦。如果妳能力很強大,欲望卻很少,當然就充滿了快樂。孔子大約就是後壹種人吧。
再看交友之樂。交友這件事情,本身不壹定能夠給妳帶來快樂,除非妳身上充滿魅力、活力,讓別人喜歡,才會給妳帶來快樂。否則妳參加社交越多,痛苦越多,甚至有社交恐懼癥。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雖然講的是為政之道,但是放在個人身上,也是交友之道。只有妳魅力四射,照亮了別人的內心和前程,才可能有朋自遠方來,才可能令妳不亦樂乎。
最後看君子之樂。孔子講,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欲矩。由此看來,孔子四十歲以後就很淡定了,大致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君子之樂,其實還指,孔子的修為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別人說好聽話,他當然高興;說不好聽的話,卻不會表現出不開心。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啊。
總結起來,對照孔子三樂,分析我們人生所謂的痛苦根源,不外乎三點:能力不夠,魅力不夠,修為不夠。
對照孔子三樂,我們發現了痛苦的主要根源。往深壹層想,這三樂竟然與梁漱凕指出的人生三大問題對應。下面,我再兩兩結合作壹番分析,希望對妳思考和演講有啟發。
梁漱溟認為,人生必須解決的三大問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簡而化之就是人與物、人與人、人與心的問題。解決好了妳就幸福快樂,解決不好妳就悲慘痛苦。
人與物的關系問題,需要能力解決。“學而時習之”,努力的學習和運用知識,能力強大了,才不會在各種問題面前無所作為,怨天尤人。
我有壹門課程叫《解決之道》,經常宣揚壹個觀點:人的幸福指數,與妳所解決問題的大小、多少、快慢正相關。許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又不稱職,即便稱職卻掙不了大錢,經常性的苦悶和失落,根本的原因,不過是能力不夠罷了。。
人與人的關系問題,需要魅力解決。能力是對事的,魅力是對人的。許多年輕人,只是個普通人嘛,當然,要模樣沒模樣,要錢沒錢,要智商沒智商,要情商沒情商,更別談有什麽魅力。因此,他們都有人際關系的苦悶,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不知道如何贏得朋友。
人與心的關系問題,需要修為解決。有些人,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可是,與自己的心鬥,卻其苦無窮。有些人,不管掙得多少錢,當了多大的官,可那孤獨的靈魂,仍然不知歸於何處。表面上,看似過著風光無比的生活,但在他的內心,卻丁點兒找不到生活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