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是說《呂氏春秋》這部著作寫得極為成功,壹個字也改動不得。如果誰能增加或減少壹個字,就賞給他千金的酬勞。後用來贊美和形容詩文寫得極好,文辭精彩、奇妙,價值極高。(典出《史記·呂不韋列傳》)
秦國的相國呂不韋有錢有勢,家中的奴仆就有壹萬多人。當時,有些國家正在廣招人才,以求發展。呂不韋認為,秦國比其他國家都要強大,在招募人才方面也不應當落後,於是也廣招儒生遊士,在家裏養起了三千多食客。此時,各諸侯國都有壹批能說能寫、善於文辭辯論的人,如荀子等人,寫的書已經傳遍天下。於是,呂不韋也叫他的食客們根據各自的見聞著書立說,集中起來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字。他認為這部書包括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和從古至今的重大事件,取名叫《呂氏春秋》。呂不韋下令把它掛在鹹陽城門上,同時懸掛起千金的賞錢,並且發出布告說,各諸侯的遊士和賓客看了此書後,如能增加或減少壹字,就給他千金的賞錢。
壹飯千金
窘困時受人壹頓飯的恩惠,得誌時拿千金報答。形容受人恩惠而給予厚報。(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
漢初名將韓信,少年時父母雙亡,日子過得很艱難,常常沒處吃飯,只好到城下淮水邊釣魚,釣到了可以賣幾個錢,釣不到就餓肚子。
淮水邊上有壹群漂洗絲絮的老大娘,其中壹位大娘見韓信餓得有氣無力,就把自己的飯分給他吃,壹連幾十天都這樣。韓信非常感激,對大娘說:“我將來壹定要好好報答妳。”
韓信後來受到漢高祖劉邦賞識,拜為大將,封為楚王。楚本地是韓信的故鄉,他設法找到當年那位漂絮大娘,對她謝了又謝,送給她壹千金作為報答。
壹諾千金
壹許諾下來就價值千金。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典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有個同鄉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季布壹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見了他臉色陰沈,話語難聽,可曹邱生卻不在乎,他奉承道:“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壹諾'這樣的話,妳怎麽有這樣的好聲望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妳的好名聲,妳為什麽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後,心裏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作為貴賓招待。
壹言千金
壹句話價值千金。比喻說話算數,信用極高。漢代袁康《越絕書·外傳紀策考》:“故無往不復,何德不報?漁者壹言千金歸焉。”
壹刻千金
古人用刻漏計時,壹晝夜為壹百刻。原形容春天的夜晚無比美好。也比喻在某種情況下時間的極為可貴。壹刻,指短暫的時間。宋代蘇軾《春夜》:“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壹壺千金
壺,即“匏”,匏瓜,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壹壺千金本指匏瓜雖價賤,但到用時便十分寶貴。後比喻輕微的人或物,到了關鍵時刻非用不可,就顯得十分寶貴。《冠子·下·學問》:“賤生於無所用,中河失船,壹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物然。”
壹笑千金
也叫“千金壹笑”。美女壹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壹笑之難得可貴。漢代崔骃《七依》:“酒酣樂中,美人進以承宴,調歡欣以解容,回顧百萬,壹笑千金。”
壹擲千金
原指賭博時壹註就投下千金。後泛用以形容任意揮霍。唐代吳象之《少年行》:“壹擲千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千金買鄰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廣陵地區。他為人正直,很有智謀和膽略,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而且遠近聞名。
呂僧珍家住在城北,家裏並不寬敞,平時再加上不少人在這裏出入,就顯得更小了。於是有人勸他再買套更寬敞的房屋。他說:“已經夠用了,不用再擴大我的居住面積了。”
因為呂僧珍的品德高尚,人們都願意和他接近和交談。有壹個人物地在呂僧珍家隔壁買了壹套房屋。
有人問:“妳買這房子花了多少錢?” “壹千壹百兩”。 “怎麽這麽貴?” 那人笑著說:“壹百兩是用來買房屋的,那壹千兩是用來買鄰居的。”
讀後:在等人處事的過程中,要有選擇地進行交往。要和有自強意識,有上進心的朋友多交往。這正是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千金買鄰,八百置舍。”出自明代的高則誠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