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成語“洗猴得冠”有什麽典故?

成語“洗猴得冠”有什麽典故?

“浴猴得冠”比喻虛幻,形似木偶。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取權力的人。猴子洗澡:獼猴;皇冠:戴帽子。穿衣服戴帽子的猴子畢竟不是真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說楚人浴猴冠耳,果然。”

秦末,其統治者荒淫無度,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反秦。起義軍聯合起來,組成了百萬諸侯聯盟。他們在全國各地與秦軍作戰,沒有統壹的指揮,所以總督們壹致認為,誰先入關,誰就是王。意思是誰能先入鹹陽,推翻秦朝的暴政,誰就是關中王。

在所有的起義部隊中,劉邦和項羽是最強大的。劉邦打折漢軍旗幟,項羽扛楚軍旗幟。劉邦雖然出身卑微,但他廣納賢才,善於用人,所以手下人才眾多。項羽是當時的第壹將軍,所以他領導的起義軍軍事實力是最強的。但是項羽有點任性,武斷。

劉邦善於察言觀色,充分聽取有誌之士的意見和建議。軍事部署得當,行軍速度快,才得以先攻下鹹陽,推翻了鹹陽這個暴虐的秦朝,又攻下了子嬰,秦二世。但劉邦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實力壹時半會兒還無法與項羽抗衡,於是立即撤出鹹陽,離開鹹陽投奔項羽。

項羽總是與秦軍正面交鋒,受到極大阻礙,所以落後於劉邦攻占鹹陽。於是對劉邦非常不滿,在鹹陽放火燒秦宮。大火燃燒了三個月,將壹座宏偉的宮殿燒成了焦土和瓦礫。即便如此,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夠日本人,把秦朝留下的珠寶玉器洗劫壹空,然後準備帶領百姓回江東。

當時項羽的有識之士勸他:“鹹陽地處關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地勢險要。妳不妨把都城建在鹹陽,這有助於妳建立霸權,統壹全國。”項羽也有壹些想當皇帝的野心,但是他還是很想念自己的家鄉,所以他只想回老家。他對勸他的人說:“壹個人如果有錢,就應該回老家,讓老家知道妳現在是什麽樣子。有錢了不回老家,就像穿著漂亮華麗的衣服走在黑暗中。妳的衣服再好也沒人看得見。有什麽用?所以還是得回江東。”

那人聽了,覺得項羽實在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於是私下對別人說:“人們都說楚人只是表面文章,就像猴子戴上帽子裝模作樣。我以前不相信。這次和項羽談了以後,才知道真的是這樣!”

沒想到這句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裏,他非常生氣。他立刻抓住了那個人,把他放進壹口大鍋裏活活煮了。

所以,人是看重獨立的,獨立的人格和物質上的獨立,即使身處困境,依然可以有走出來重新開始的希望。最重要的是這種精神。堅持自己往往是壹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歷練的過程。